首页> 中文学位 >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可吸收止血纱的降解机制研究
【6h】

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可吸收止血纱的降解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2.2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的结构分析

2.3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降解处理

2.4表征方法

2.5处理后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的生物性能

第3章 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降解规律以及体外降解的研究

3.1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的降解规律

3.2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的体外降解产物分析

3.3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降解机理的研究

4.1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止血材料的表面分析

4.2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化学结构的分析

4.3硼氢化钠处理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

4.4过氧化氢处理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

4.5模型化合物实验

4.6止血试验

4.7本章小结

结 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止血材料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术用品,其种类繁多,氧化再生纤维素(ORC)止血材料是研究热点之一。将氧化再生纤维素经过氢氧化钠可控中和后得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钠盐(ORC-Na)是一种新型水溶性可吸收止血材料。与ORC相比,ORC-Na具有更快的止血速度,更广的应用范围等优势。
  本文主要是针对ORC-Na的研究降解规律和降解机制进行研究,提出最合适的贮存条件,从理论上对材料的降解进行分析。研究ORC-Na的降解规律时,主要针对降解时间、降解温度、降解环境、辐照灭菌剂量和包装方式对材料降解的影响。利用聚合度、酸碱度以及羧基含量对降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降解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材料的聚合度越低,pH越低,羧基含量越少;在贮存环境中,空气和水对降解有促进作用;经过辐照灭菌后,材料的聚合度和羧基含量都会降低,但是降解不会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的包装方式中,以氮气包装的降解程度最低。材料的体外降解研究表明,材料在14天后降解为小分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视差折光检测器最终分析出产物为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
  分析ORC-Na的降解机制,对降解前后的材料进行结构测试。首先利用SEM、XPS研究降解前后材料表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降解后ORC-Na单根纤维表面出现了裂纹,并且编织结构出现了整根断裂的情况;表面上氧和钠元素含量降低,推测有脱羧反应发生。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结果表明:降解过程中材料的整体结构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材料结构中有共轭基团生成。在ORC-Na氧化过程中C-6上出现了酰基结构和芳杂环的二酮结构。利用硼氢化钠对降解后的ORC-Na进行还原,结果表明ORC-Na水溶液还原后颜色消失。利用过氧化氢对ORC-Na处理,材料恢复为降解前的白色。13C固态核磁共振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将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副产物酰基氧化成为羧基。采用模型化合物的研究方法,以1,2-环己二酮为模型化合物,最终得出结论,导致ORC-Na变黄的主要因素是材料制备过程引入的副产物烯醇和酮基构成的共轭结构。过氧化氢处理将ORC-Na中的烯醇结构氧化为酮基,进而破坏了结构中的共轭体系,使ORC-Na的颜色消失。对降解和过氧化氢氧化的样品进行止血试验,利用耳动脉模型和肝脏出血模型对止血时间和出血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处理降解后ORC-Na,对于材料的止血性能没有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