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
【6h】

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郑重声明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针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现状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3.ET、TXB2和6-KETO-PGF1A各指标的检测

结 果

1.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电图ST段电位的影响

2.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浆ET含量的影响

3.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浆TXB2含量的影响

4.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浆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

5.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浆TXB2/6-Keto-PGF 1α比值的影响

6.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浆中ET与TXB2/6-Keto-PGF1α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讨 论

1.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取穴依据

4.急性心肌缺血与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

5.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机制

6.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时心电图的变化及电针内关对其的影响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探讨经穴-脏腑相关是揭示经络实质和研究针刺作用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选取内关穴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有其独特的疗效.本实验通过观测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电图ST段电位、血浆中内皮素(ET)含量及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观察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模型的治疗效应,从调节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ET、TXA<,2>和PGI<,2>的角度探讨电针内关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机理,进一步阐述内关-心脏相关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