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中国京剧身体表演的体感游戏空间构造研究
【6h】

基于中国京剧身体表演的体感游戏空间构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中国京剧中的身体表演空间

2.1中国京剧空间中的气韵

2.2气韵影响下感知能量的生成

2.3 感知能量生成的空间层次

2.4 京剧空间与体感游戏空间的同构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京剧身体表演驱动的体感游戏空间

3.1 体感游戏空间的涵义与特征

3.2体感空间对身体表演的感知补偿

3.3 以身带景的体感游戏建构与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京剧体感游戏空间用户体验测试

4.1 用户体验检测实验设计

4.2 试验过程

4.3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4.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附录1 大学生体感游戏体验问卷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试图从京剧的本质特征,也就是京剧演员的程式化表演过程中所营造的空间体验入手,借助新的体感游戏空间技术去营造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力图为京剧的振兴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找到一条新的途径,希望能为京剧在新时期的发展与传承找到一条新的方向,也为今后京剧的发展提出一条符合京剧发展规律的全新模式,给演员的表演提供一个更富于变化和创造的新空间。
  首先,文章阐述了京剧中的身体表演空间。从空间角度看,中国京剧中的空间不仅仅限定在“一桌二椅”营造的用肉眼看到的可视空间,同时还形成了表演者“以身带景”所幻化的虚拟空间,还有京剧中人物角色情绪流露和感情外化,在观众与演出人员两者心理上营造的可以交流的心理空间。各种空间的和谐统一与流动需要观演者大脑积极的想象的。正是由于京剧艺术的多空间融合,京剧幻象得以在不同的空间中淡入淡出,最终奠定了中国京剧空间意识的审美特性——写意性。中国京剧身体表演空间的理论基础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气”理论为根据的“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它是中国京剧写意性空间的哲学基础。在节末论探讨了京剧身体表演空间与体感游戏空间同构性。
  然后,论文论述了体感游戏空间对京剧身体表演的驱动部分。首先是对于体感游戏空间的界定,包括新时代背景下它的涵义与体验特性。体感游戏空间在新时代背景下,它的智能化已经是必然趋势,是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融合。然后讲述通过身体表演形成的虚拟空间对传统京剧空间的一个感知补偿。论文在节末探讨了体感游戏空间的建构与实现。
  最后,作者设计实验,从心理学、哲学等交叉角度利用实验数据分析体感游戏空间中的用户身体体验。借助统计软件SPSS分别对用户的临场感,能力感、冲动感,沉浸感,愉悦感和兴奋感多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粒子化的体感游戏更适合青少年对京剧的传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