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眼血散方防治兔积血所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6h】

眼血散方防治兔积血所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对照

声明

前 言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及方法

2.结果

3.讨 论

3.1中医立论依据

3.2西医立论依据

3.3实验指标的选择

3.4动物模型评价

3.5眼血散方及其现代药理学研究

3.6实验结果

4.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图

文献综述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在眼血散前期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实验研究方法,观察眼血散方及其不同剂量对实验性兔玻璃体积血及玻璃体液中IL-1β、IL-6、bFGF的影响,分析研究眼血散对玻璃体积血的促吸收作用及对积血所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防治作用。 方法:24只实验兔随机抽取4只(8眼),做空白对照组(E组),剩余20只(40眼)参照Regnalt法双眼造玻璃体积血模型,所有造模后的兔子随机分成A、B、C、D组,每组5只(10眼)。A、B、C组依次为小、中、大剂量药物组,D组为模型对照组;造模后24小时药物治疗组开始给予眼血散浓缩液(1.0g/ml),A、B、C组分别每天给予浓缩药液2.0g/kg、4.0g/kg、8.0g/kg,D组、E组每天给予4.0ml/kg蒸馏水,均1次/日。分别于造模后24小时,用药3、6周用直接眼底镜观察玻璃体积血情况,按Forrester评级方法记录结果;并于6周时抽取玻璃体液,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检测玻璃体液中的IL-1β、IL-6、bFGF的含量;取出玻璃体液后的眼球给予10%戊二醛固定、酒精脱水、浸蜡、包埋、HE染色并做常规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 1.对玻璃体积血的影响: ①造模后24小时,空白对照组与各造模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造模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用药后3周,药物治疗组玻璃体积血程度均减轻,其中大、中剂量药物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用药后6周,大、中剂量药物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眼血散具有清除玻璃体积血的作用,其作用效果与药量有关。 2.对IL-1β、IL-6及bFGF的影响: 用药后6周,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剂量药物组中IL-1β及bFGF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小剂量药物组IL-1β、IL-6及bFGF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组之间比较,大、中剂量药物组的IL-1β、IL-6及bFGF与小剂量药物组含量之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剂量药物组与大剂量药物组之间比较,IL-6及bFGF的含量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药物浓度越大,对相关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越强。 结论:眼血散方可促进玻璃体积血的吸收;并通过抑制IL-1β、IL-6、bFGF等细胞因子,阻断其诱导细胞移行、增殖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其作用效果与用药量可能存在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