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D纳米结构铜集流体上锗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6h】

3D纳米结构铜集流体上锗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铜集流体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1.5 离子液体简述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材料合成

2.2 材料表征

2.3 电化学测试

第三章 枝晶状Cu/Ge负极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3.1 锗的离子液体电沉积

3.2 枝晶状铜集流体/Ge电极的电化学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孔Cu/Ge电极的构筑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多孔铜集流体的形貌表征

4.2 多孔铜薄膜制备工艺参数研究箔

4.3 多孔铜集流体上负载锗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菜花状Cu/Ge电极的构筑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棒状铜集流体的研究

5.2 菜花状铜集流体的研究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Ge因为其极高的比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极具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由于Ge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严重的体积膨胀(370%)容易造成 Ge活性物质的损失,使得Ge的比容量急剧下降,不利于电池容量的稳定性保持,故设计出合理的Ge电极以减少 Ge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损失,成为国内外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具有3D结构的集流体可以为Ge活性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供缓冲空间,防止Ge出现粉化脱落等优点。因此本论文通过制备特殊形貌铜集流体,构筑3D结构铜集流体,在其上制备锗电极材料,深入研究集流体的结构对构筑的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首先通过用电镀法,制备出枝晶铜集流体,在此集流体上负载锗薄膜,制备三维纳米Cu/Ge电极,对其进行SEM、XRD等分析测试,并以此Cu/Ge电极组装电池测试其储锂性能,与商业用集流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C/10倍率下,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71.3mAh/g和1700.6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68.88%,经过100次循环后,充放电比容量为821.1mAh/g与856.1mAh/g,优于商业用铜集流体材料,同时倍率性能与商业铜集流体相比,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采用氢气泡沫法制备了多孔铜集流体,研究多种因素,如电镀时间、铜盐浓度、电极间距对铜集流体孔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在多孔铜集流体上负载 Ge薄膜,经过高温退火处理后,得到三维纳米多孔 Ge电极,该电极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表现出良好的储锂性能。在C/10倍率下,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51.6mAh/g和1767.5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76.47%,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为1260mAh/g,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同时在倍率为5C时,比容量达到420.1mAh/g,具备良好的高倍率性能。
  以离子液体电沉积方法制备棒状铜集流体,通过研究沉积电位对铜集流体形貌的影响,制备出不同电位下的菜花状铜集流体,并用离子液体电沉积法在铜集流体上负载锗薄膜,设计了耐腐蚀性、稳定性强的棒状与菜花状Cu/Ge电极。通过研究其充放电性能,得出棒状集流体由于没法为Ge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供缓冲空间而使得其比容量下降较快,而菜花状集流体,在沉积电压为-1.4V时得到的集流体,在C/10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76.8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依旧为655.6mAh/g,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