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省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曲线的建立
【6h】

辽宁省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曲线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项目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超声回弹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及试验方案设计

2.1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技术原理

2.2 影响因素分析

2.3 影响因素试验方案设计和数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的处理和曲线回归分析

3.1 试块的制作和养护

3.2 试块的测试

3.3 数据的初步处理

3.4 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

3.5 回归方程的选择

3.6 测强曲线的建立

3.7 相关程度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曲线验证

4.1 现场试块验证

4.2 现场钻芯验证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项目原始数据表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公路工程评定混凝土强度时,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2010版)中,要求采用回弹法或者超声回弹法。根据该检测方法在辽宁省的实际应用发现,集料的性质、采用的水泥品种、使用的外加剂、采用不同的配合比、施工工艺的不同及混凝土含水率等因素,均可能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而目前CECS02:2005中推荐的统一测强曲线,在辽宁的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偏离,不能满足我省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精度要求。
  本论文对辽宁省交通建设工程中混凝土的超声回弹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各地市常用的原材料,进行了9种影响因素试验,找出辽宁区域混凝土超声回弹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粗骨料粒径、水泥品种和粉煤灰掺量。在辽宁省14个地市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制成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试块。当试块达到规定龄期时,对其进行超声回弹综合检测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利用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曲线回归,建立辽宁区域测强曲线,同时分别建立了各市和高速公路测强曲线。通过现场试块和现场取芯验证,利用课题建立的辽宁区域测强曲线预测强度,平均相对误差为13.96%和6.47%,而用全国测强曲线预测强度平均相对误差为28.0%和15.37%,说明利用本课题得到的测强曲线预测混凝土强度,精度大大高于(CECS02:2005)中推荐的测强曲线预测的精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