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6h】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临床资料

结 果

讨 论

1西医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认识

2祖国医学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认识

3脾肾气虚与肾炎的关系

4实验取穴的立论依据

5黄芪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研究

6观察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蛋白尿中医研究近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蛋白尿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蛋白尿,延缓慢性肾炎进展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方法: 1.选取2008年1月-2008年6月在武汉市一医院肾病内科住院的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蛋白尿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方面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丹参酮注射液(30ml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金水宝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隔日交替给予黄芪注射液注射双侧足三里穴或双侧肾俞穴,每穴2ml,每日用药4ml。两组均治疗20天。 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腰脊酸痛、疲倦乏力、浮肿等变化情况,填写中医证候症状分级量化表,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 4.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TP)、新鲜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血浆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总二氧化碳结合率(TCO2)、血尿酸(UA)。治疗前后各观察一次,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两组组间及组内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 结果: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中,临床控制3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30例中,临床控制0例,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两组各项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浮肿、倦怠乏力、食少纳呆症状明显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尿液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血液指标: 4.1肾功能:治疗前,两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总二氧化碳结合率、血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与对照组比较及自身前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血浆白蛋白: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有升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安全性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 1.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及双侧肾俞穴有减少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蛋白尿的功效。 2.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及双侧肾俞穴能改善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患者乏力、浮肿等临床症状。 3.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及双侧肾俞穴能提高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保护患者肾功能。 4.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及双肾俞能提高患者血浆白蛋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