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6h】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表

声明

前言

一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一)一般临床资料

(二)病例诊断标准

(三)病例纳入标准

(四)病例排除标准

(五)病例剔除标准

(六)手术治疗过程

1术前准备

2切口选择

3手术过程

4术后处理

5术中一般注意事项

6.典型病例

二结果

三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胫骨平台骨折及其治疗的认识

(二)胫骨平台解剖特征

(三)骨折损伤原因

(四)骨折损伤机制

(五)骨折分型概述

(六)胫骨平台骨折各分型比较

(七)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系统

1非锁定型支持钢板

2锁定加压接骨板出现的背景

3锁定加压接骨板运用原则

4锁定加压接骨板的一般结构

5锁定加压接骨板结构特点

6锁定加压接骨板生物力学特点

7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原理

8锁定加压接骨板的应用延伸——微创优势(MIPPO技术)

9锁定加压接骨板使用注意

10锁定板运用在不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相关问题分析

11 AO/BO原则在锁定板运用上的体现

(八)锁定加压接骨板在研究组中的应用分析

四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综述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概况

附表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并与非锁定支持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疗效相比较,评定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和整理选取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和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52例胫骨平台骨折住院病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区间在23-67岁,平均年龄39.6±12.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高处坠落伤21例,硬物直接击伤8例。为便于比较及增加可比性,所有纳入病例均无神经、血管等软组织损伤,开放型骨折及病理学骨折均不在资料范围之内,患者无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治疗方法:(1)切口选择:SchatzkerⅠ—Ⅲ型、Ⅴ—Ⅵ采取膝前外侧切口;Ⅳ型采用膝内侧切口。 (2)锁定加压接骨板手术简要过程:沿以上手术入路逐层切开进入显露关节,暴露胫骨平台关节面,撬起塌陷的关节面,有骨缺损者植入髂松质骨块垫平关节面,Ⅰ—Ⅲ、Ⅴ、Ⅵ型骨折选用外侧锁定加压接骨板置于胫骨平台外侧支撑固定;Ⅳ型骨折选用内侧锁定加压接骨板置于胫骨平台内侧支撑固定。 (3)非锁定支持钢板手术简要过程:沿以上手术入路进入,显露骨折端及关节面,直视下撬拨复位骨折端,使胫骨平台关节面最大程度解剖复位,骨质骨缺损处自体髂骨移植。Ⅰ—Ⅲ、Ⅴ、Ⅵ型骨折在平台外侧运用“L”形非锁定支持钢板、Ⅳ型骨折在平台内侧运用“T”型非锁定支持钢板固定骨折。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止血、促进骨折愈合等药物治疗,术后患肢早期行功能锻炼。 结果: 统计方法:收集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最早骨痂形成平均时间、骨折临床愈合平均时间、患肢最早负重平均时间等各方面数据,并按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评定标准(HSS)评定疗效。 所有病例全部得以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两周出院至1年,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故可认为两种治疗方法在一般性恢复方面无显著区别;在术后最早骨痂形成平均时间、骨折临床愈合平均时间上,锁定加压接骨板组疗效与非锁定支持钢板组无显著性差异;在最早负重平均时间对比上锁定加压接骨板组提前于非锁定支持钢板组;在术后半年随访中,膝关节整体功能恢复评定锁定加压接骨板组疗效与非锁定支持钢板组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1年随访中,锁定加压接骨板组疗效优于非锁定支持钢板组疗效。 结论: 经过统计分析,课题组研究认为:锁定加压接骨板结构设计新颖独特,思维理念科学先进,临床疗效卓越显著,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相对较少,在维持骨端成角稳定性和避免骨膜与软组织血供破坏,营造骨折愈合生物环境、促进早期膝关节功能活动以及提高远期膝关节整体功能恢复率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