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寒地中小学教学楼震后废墟存活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6h】

寒地中小学教学楼震后废墟存活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范围及内容概述

1.4研究方法

1.5论文框架

第2章 寒地中小学震后存活空间要素解析

2.1寒冷地区中小学建筑

2.2震后废墟特质

2.3建筑倒塌及震后救援生存空间

2.4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调研的存活空间分布研究

3.1寒地教学楼典型模型的调研

3.2教学楼实际震害倒塌调研

3.3教学楼震后存活空间分布

3.4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仿真模拟的存活空间分布研究

4.1结构倒塌的仿真模拟

4.2震后典型模型的倒塌分析

4.3震后生存空间的分布规律确立

4.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是全球地震多发地区之一,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和以及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交汇处。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不容小视。其中,寒地中小学建筑内部的使用者通常具有聚集度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发生地震后产生严重灾害的概率及其产生的破坏程度,相对于其他建筑类型更高。学生的大规模伤亡多是由于教学楼的倒塌造成的,因此,寒地中小学发生的地震灾害使得许许多多学生伤亡,也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的出现,在地震救援训练基地中模拟寒地中小学教学楼的倒塌废墟,研究倒塌废墟中生存空间的分布规律显得尤为重要。对倒塌废墟中生存空间分布规律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使中小学生在地震来临时选择空间进行躲藏,从而自主提高生存机会,还可对地震的救援产生指导作用,极大地提高救援的效率与成功率。
  在上述背景前提下,本文从相关概念的解析入手,通过对寒地中小学教学楼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出教学楼在结构形式、空间布局及建筑尺度等方面的典型模型。同时以寒地中小学教学楼典型模型为对象,对其震后废墟中存活空间的分布规律进行综合研究。研究主要分两部分进行,首先对寒地中小学教学楼实际震后倒塌进行文献调研与分析,总结教学楼震后存活空间的分布规律,其次通过模拟软件对教学典型模型进行倒塌模拟,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总结存活空间的分布规律,对其作出较全面、系统性的归纳总结。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寒地中小学教学楼震后废墟中存活空间的分布规律,同时对教学楼内逃生人员的地震躲避及相关地震救援提供相关理论指导与实践策略。震后生存空间的确立具有普适性,日后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提出不同生存空间的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这对加速推进我国防灾救援工作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长远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