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居住地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差异研究
【6h】

居住地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差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基础研究

2.1 建成环境与居民出行相关概念

2.2 空间差异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层次模型建成环境影响居民出行的研究设计

3.1 多层次模型

3.2 居民出行方式空间差异的分析模型

3.3 居民出行距离空间差异的分析模型

3.4 居民出行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分析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影响的空间差异

4.1 研究区域与数据

4.2 变量特征分析

4.3 建成环境对出行方式影响的空间差异

4.4 建成环境对出行距离影响的空间差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成环境对出行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差异

5.1 居民出行碳排放测算

5.2 居民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

5.3 居住地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差异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交通碳排放在城市碳排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已有的研究中,多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忽略了居民出行数据嵌套于建成环境空间单元和不同研究单元间的空间差异。本文采用多层次建模的方法,以深圳为例,探讨居住地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方式、居民出行距离和居民出行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差异。
  居住地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方式影响的差异,居民出行方式的组间差异为2.248。容积率和交叉口密度对居民选择机动车出行没有显著影响,到市中心的距离对居民选择机动车出行具有显著地负向影响作用,土地利用混合度和公交站点密度对居民出行选择机动车出行有显著地正向影响作用。性别、家庭年收入和家庭小汽车拥有对居民选择机动车出行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年龄和家庭总人口数对居民出行选择机动车出行具有负向作用,而家庭自行车拥有对居民选择机动车出行没有显著影响,建成环境变量对小汽车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加入个体属性变量和建成环境变量后出行方式的组间差异改善了29.70%。居住地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距离影响的差异,居民出行距离组间相关系数为14.50%。容积率、到市中心距离和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居民出行距离有负向影响,而交叉口密度和公交站点密度对居民出行距离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家庭年收入和家庭自行车对居民出行距离具有正向影响,家庭总人数对居民出行距离具有负向影响,而年龄的影响不显著。建成环境变量对小汽车影响居民出行距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加入建成环境和个体属性变量后,交通分区间差异优化了9.0%,组内差异优化了14.98%。居住地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影响的差异中,交通分区间相关系数为0.945。容积率对居民出行碳排放有负向影响,交叉口密度对居民出行碳排放有正向影响,到市中心距离、土地利用混合度和公交站点密度对居民出行碳排放没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家庭年收入和家庭小汽车拥有对居民出行碳排放有正向显著影响,居民家庭总人数和家庭小汽车拥有量对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加入的建成环境变量对家庭小汽车拥有影响居民出行碳排放没有显著地调节作用。加入建成环境和个体属性变量后,居民出行碳排放的组间差异优化了13.40%,组内差异优化了21.8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