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分析与德育实效性研究
【6h】

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分析与德育实效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我国大学生德育现状不容乐观

1.1.2忽视心理因素是德育实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

1.2大学生道德心理与德育的关系

1.3研究大学生道德心理的德育意义

1.3.1有助于把握德育规律

1.3.2有助于坚固道德“个体城堡”

1.3.3有助于建立大学生犯罪的“预警”系统

1.4本文的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2章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结构分析

2.1大学生道德心理过程

2.1.1大学生的道德认知

2.1.2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2.1.3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2.1.4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2.2大学生道德个性心理

2.2.1大学生道德个性心理特征

2.2.2大学生道德个性倾向

2.3道德心理结构分析与大学生的道德培养

2.4本章小结

第3章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

3.1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心理特征

3.1.1面向德育的开放性和反思道德良心的稚嫩性

3.1.2追求道德人格的时代性和实践道德理想的懈怠性

3.1.3注重道德自我的主体性和适应道德社会的情绪性

3.1.4道德心理形成和发展上的不稳定性和多方向性

3.1.5道德品质发展趋势的上升性

3.2大学生自身道德心理的影响因素

3.2.1心理动力层面上的道义心理与功利心理冲突

3.2.2心理价值层面上的社会本位心理与个体本位心理冲突

3.2.3心理管理层面上的自律心理与他律心理冲突

3.2.4心理期望层面上的竞争和公正心理与嫉妒心理冲突

3.2.5心理适应层面上的前瞻心理与浮躁心理冲突

3.2.6心理发展层面上的批判心理与怀旧心理冲突

3.3从心理学视野看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3.3.1重视社会教化,忽视个体的自我内化

3.3.2重视道德规范的说教,忽视个体内心需要和情感的激发

3.3.3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道德行为的培养和锻炼

3.3.4重视遵从意识的培养,忽视健全人格的塑造

3.3.5注重德育形式完整性,忽视道德实践的生活性和有效性

3.4本章小结

第4章大学生道德心理障碍的调控

4.1大学生德育接受心理障碍分析

4.1.1认知上的障碍分析

4.1.2情感上的障碍分析

4.2大学生对道德心理障碍的反应

4.2.1情绪性行为反应

4.2.2心理防卫方式

4.2.3积极型行为反应

4.3大学生道德心理障碍的调控

4.3.1采用烦恼宣泄法,释放心理冲突

4.3.2调整自我意识,完善个体人格

4.3.3理想升华、目标调整法

4.3.4群体感召、社会暗示法

4.3.5情感号召与法规及奖励结合法

4.3.6健全心理咨询机构

4.4本章小结

第5章大学生健康道德心理的培育

5.1培育大学生健康道德心理的三个主题内容

5.1.1生活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

5.1.2集体教育——优化道德心理环境

5.1.3个性教育——调动大学生内在的心理能量

5.2培育大学生健康道德心理的方法

5.2.1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提高

5.2.2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5.2.3大学生道德意志的磨练

5.2.4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

5.3培育大学生健康道德心理的配套建设

5.3.1畅通主渠道

5.3.2高校道德心理环境的建设

5.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高校传统的道德教育习惯于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而忽视对形成个体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的道德心理的研究.道德心理是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支配和调节着大学生的道德生活.因而,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道德心理研究为提高其实效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道德心理过程和道德个性心理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内化心理结构.大学生道德心理受大学生自身心理冲突和学校德育不足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道德认知和情感上的障碍.基于此,本文提出大学生道德心理障碍的调控方法,并指出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依赖于培育大学生健康的道德心理.为此,必须开展生活教育、集体教育、个性教育,从道德心理过程角度探索培育道德心理的方法,优化道德心理培育环境.以期望把道德心理中健康向上、具有勃勃生机的成分融入德育之中.

著录项

  • 作者

    李海霞;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云;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关键词

    大学生; 德育; 道德心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