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L-组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6h】

L-组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湖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第1章引言

第2章L-组氨酸的检测及出发菌株的筛选

第3章三种诱变方法致死曲线的制作

第4章L-组氨酸产生菌的筛选

第5章L-组氨酸发酵条件的优化

第6章全文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L-组氨酸是一个含咪唑杂环的氨基酸,它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是人体半必需氨基酸,其等电点为7.59,同时,还以多种形式广泛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其中包括组成多种生理生化的活性成分、清除细胞内氧化物和参与免疫调节等。目前,国内正在努力研究利用发酵法生产L-组氨酸,并努力使其可以达到工业化生产。 本文主要的工作是菌种选育及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1)本文探讨了L-组氨酸的检测方法,最终对Paully显色法作出了改进,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L-组氨酸的添加体积,将原来的1ml增加为改进后的3ml,并利用改进后的Paully显色法作出了L-组氨酸的标准曲线,其R2为0.9998,可将其用于大批量发酵后发酵液中L-组氨酸的检测。 (2)本文以一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S9114作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亚硝基胍(NTG)进行多轮多次诱变,并经过D-组氨酸、6-巯基嘌呤两种结构类似物的抗性梯度平板筛选,最终筛得一株菌N13产量达到561mg/L,比出发菌株S9114提高了152.70%。 (3)本文对摇瓶发酵的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了种子培养基的最佳菌龄为15小时;菌种发酵的周期为70h;确定了培养基四种主要因素的添加量:葡萄糖为10%,硫酸铵为4%,玉米浆为1.5%,硫酸镁为0.2%;300ml摇瓶的最佳装量为30ml;种子培养液的最佳接种量为7.5%;最佳起始pH是7.4;摇床的最佳转速为130r/min; (4)本文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将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于高产菌株S6和N13,其最高产量分别达到了577mg/L和720mg/L,L-组氨酸的产量比进行优化之前分别提高了46.4%和28.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