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曾侯乙编钟乐宫的虚拟重建技术的研究
【6h】

面向曾侯乙编钟乐宫的虚拟重建技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1.1文化遗产保护概述

1.2文化遗产保护现今存在的一些问题

1.3数字化方式的虚拟复原

1.4曾侯乙编钟乐宫重建的意义与作用

1.5本文研究的内容

1.6论文内容组织

第2章基于三维动画技术的重建流程

2.1目前三维动画技术采用的一些制作流程

2.2针对文化遗产的重建流程的提出

第3章曾侯乙时期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

3.1春秋战国时期的曾国

3.2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

3.2.1建筑结构与部件

3.2.2建筑装饰与色彩

3.2.3家具与陈设

3.3仿周礼制的风俗习惯

3.4人物的服饰与装扮

3.5音乐与舞蹈

3.5.1曾侯乙墓出土的乐舞形象资料

3.5.2楚乐特征

3.5.3楚舞的形态特征与艺术特色

第4章曾侯乙编钟乐宫的复原研究

4.1曾侯乙墓以及曾侯乙编钟乐宫的考察

4.2编钟乐宫室内的建筑样式以及室内布局与装饰

4.3编钟乐宫中的器物

4.3.1青铜器造型及纹饰

4.3.2编钟及其演奏方法

4.3.3编磬及其演奏方法

第5章曾侯乙编钟乐宫三维重建的实现

5.1乐宫室内外场景以及相关模型的重建

5.2纹理贴图的重建

5.3人物的重建

5.4人物动作的重建

5.5场景的最终整合

第6章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以历史学、考古学、人体解剖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虚拟现实,计算机动画,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来实现对文化遗址的重建,以及典型历史文化活动的复原,从而动态地展示已经消失的古代历史场景,将它真实地再现到观众面前,由此来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播,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克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结合现有的数字化重建技术,构建数字化重建体系,对已经消失的曾侯乙编钟乐宫进行虚拟的重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曾侯乙编钟乐宫的历史研究,曾侯乙乐宫的数字化复原流程研究,曾侯乙编钟乐宫的三维动画重建三个方面。 相对于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方式和重建流程,本文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将已经消失的文化遗址又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文化保护的力度与强度。本文的方法与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相比,采用动态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比起通过文字和图片进行单调的解说具有更好的接收性,有利于增强受众的体验感和关注度,加大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本文利用文化遗址复原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新的流程,利用该流程可以加快重建工作速度,提高重建工作质量。 最后,本文根据新的重建流程对曾侯乙编钟乐宫进行重建,验证了该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并制作了一段对曾侯乙编钟乐宫进行展示的动画短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