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研究
【6h】

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论文的写作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主要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综述

2.1基本概念

2.1.1洗钱

2.1.2反洗钱

2.2博弈论

2.2.1博弈理论的形成

2.2.2博弈的要素

2.2.3博弈的分类

2.2.4纳什均衡

2.3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博弈现象分析

3.1商业银行间的博弈分析

3.2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间的博弈分析

3.3商业银行与洗钱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现状

4.1.1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法律体系

4.1.2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4.1.3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监控制度

4.2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存在的问题

4.2.1缺乏法律震慑力度 量刑较轻

4.2.2金融机构监控制度表面化

4.2.3金融机构识别能力差 信息传递效率低

4.2.4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高成本低效率

4.2.5缺少国际合作 防范新型洗钱行为能力较差

4.3本章小结

第5章 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5.1美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成功经验

5.1.1美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法律体系

5.1.2美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5.1.3美国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监控制度

5.2德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成功经验

5.2.1德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法律体系

5.2.2德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5.2.3德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监控制度

5.3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5.4本章小结

第6章 完善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建议

6.1多层次完善法律体系 提升法律震慑作用

6.2加大对金融机构监管处罚力度

6.3提高金融机构识别能力 提高反洗钱工作效率

6.3.1建立客户信息共享机制

6.3.2提高辨别虚假开户信息能力

6.3.3建立组织体系内部高效沟通渠道

6.4加快开发反洗钱自动监测系统

6.4.1降低监测成本 提高数据质量

6.4.2提高监测能力 重点开发预警机制

6.5重视理论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

6.6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利用金融机构进行的洗钱活动日益猖撅,建立健全反洗钱机制成为世界各国所致力的共同任务。金融领域反洗钱机制能够维护金融安全、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提高社会福利,是打击洗钱活动的有力武器。通过对各国反洗钱机制的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金融领域反洗钱监测机制较为健全:各国反洗钱的组织架构和报告制度各不相同,但都结合了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和金融监管的传统模式,选择了符合自身特点的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对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反洗钱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200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是我国金融领域反洗钱监测机制构建的一个里程碑。但目前我国反洗钱工作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制约了反洗钱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的博弈现象,之后系统阐述了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对我国的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机制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