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6h】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2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2.3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精髓——悔过自新

3.2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三重境界——学髓之说

3.3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终极追求——明体适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路径

4.1 道德修养

4.2 道德实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特征与影响

5.1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5.2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5.3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深远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6.1 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6.2 悔过自新说的当代启示

6.3 学髓之说的当代启示

6.4 明体适用说的当代启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同时在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见利忘义现象时有发生,如注水猪肉、染色馒头、墨汁粉条、塑化剂白酒等现象层出不穷,某些人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铤而走险。可见,现代道德教育受到了严峻挑战。但现代道德教育只有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基于现代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传统道德教育的当代启示为研究对象,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建立的重要保障。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李二曲的道德教育思想就对现代道德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李二曲(1627-1705),名颙,字中孚,今陕西周至人,因山曲曰周,水曲曰至,故世人又称二曲先生。由此看来,整理和分析李二曲的道德教育思想并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为辅,对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探讨。首先对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阐释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其次,论述了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悔过自新说、学髓说和明体适用说等。再次,总结了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路径,其中包括立志与存心、转念与慎独、主静与主敬、格物与明善的道德修养和谨言慎行以为人、贵德重用以为学、经纶参赞以处世的道德实践。同时还阐述了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历史定位与深远影响。最后,结合当前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向现代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中必要性即现代道德教育的困境亟需解决、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亟须挖掘、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亟待完善;可行性即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学界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价值、民间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等。同时阐明了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包括悔过自新说的当代启示,即恪守慎独美德、坚持日新又新和注重躬行实践;学髓说的当代启示,即注重循序渐进、塑造理想人格和注意内外结合;明体适用说的当代启示,即重视道德教育和重塑价值体系。
  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李二曲思想的研究领域,探索了李二曲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路径,有利于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论文研究为解决现代道德教育困境提供理论指导与对策参考,对于推进现代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建设,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申圣超;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史少博;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道德教育;
  • 关键词

    李二曲; 道德教育思想; 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