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嗜热链球菌超浓缩培养及生物学变化规律
【6h】

嗜热链球菌超浓缩培养及生物学变化规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1.1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

1.2乳酸菌功能与应用

1.2.1乳酸菌在食品中应用

1.2.2乳酸菌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2.3乳酸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1.2.4乳酸菌在工业上的应用

1.3乳酸菌的培养

1.3.1乳酸菌培养基的营养需求

1.3.2乳酸菌培养基的pH值要求

1.3.3乳酸菌的培养方法

1.4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1.5乳酸菌的代谢

1.5.1乳酸菌的糖代谢

1.5.2乳酸菌的蛋白质代谢

1.5.3乳酸菌的脂类代谢

1.6细菌的细胞凋亡

1.6.1细胞凋亡的概念

1.6.2细菌细胞凋亡的机理

1.6.3细胞凋亡的检测

1.7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2.1.1菌种

2.1.2材料与试剂

2.1.3主要仪器设备

2.2实验方法

2.2.1活菌数测定方法

2.2.2 pH值测定方法

2.2.3营养物质的单因素试验

2.2.4半连续培养

2.2.5超浓缩培养过程中生化代谢规律的分析

2.2.6超浓缩培养过程中的超微结构观察

2.2.7超浓缩培养过程中细胞凋亡观察

3结果

3.1营养物质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3.1.1各种碳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3.1.2各种氮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3.1.3不同浓度酵母浸粉效果

3.1.4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效果

3.1.5不同浓度维生素C效果

3.1.6氨基酸的正交试验

3.1.7天然营养物质的筛选试验

3.2嗜热链球菌的二次培养

3.3超浓缩培养过程中菌体生化代谢变化规律

3.3.1培养基中的糖代谢变化

3.3.2乳酸脱氢酶活力和乳酸含量的变化

3.3.3培养基中蛋白质分解代谢变化

3.3.4培养基中脂肪分解代谢变化

3.4电镜下的菌体形态观察

3.5超浓缩培养过程中细胞凋亡的结果

3.5.1荧光细胞凋亡结果

3.5.2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

4讨论

4.1嗜热链球菌增殖培养

4.1.1嗜热链球菌的营养需求

4.1.2嗜热链球菌的增殖刺激因素

4.1.3嗜热链球菌的超浓缩培养方法

4.2嗜热链球菌生化代谢规律

4.2.1糖代谢变化规律

4.2.2蛋白质代谢变化规律

4.2.3脂肪代谢变化规律

4.3超浓缩培养过程中菌体超微结构变化分析

4.4超浓缩培养过程中菌体细胞凋亡分析

4.4.1菌体细胞凋亡的检测

4.4.2菌体发生细胞凋亡的机理推断

5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建立嗜热链球菌超浓缩培养技术,本研究首先在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了主要营养物质和增殖因子的筛选,确定了超浓缩培养基成分组成,并采用离心半连续法进行超浓缩培养,同时研究了嗜热链球菌对培养基中糖、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规律,并采用电子显微镜、TUNEL染色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S.t在超浓缩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超微结构变化与细胞凋亡进行了研究,为嗜热链球菌超浓缩培养技术提供依据。 本研究确定了嗜热链球菌的增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增殖培养基为1.5%乳糖、0.25%葡萄糖、1.5%大豆蛋白胨、1.0%的水解乳蛋白、1.5%酵母浸粉、3.5%盐溶液、0.15%维生素C、0.1%赖氨酸、0.05%谷氨酸、0.05%精氨酸、5%麦芽汁、5%西红柿汁;增殖方式确定为半连续法培养,利用离心二次培养,菌数最高达到1.032×1010cfu/mL,比在基础培养基中培养高10倍,证明此方法对嗜热链球菌来说是非常有效的超浓缩培养方法。 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的生长延滞期缩短,到达对数生长顶点的时间变短,稳定期的时间延长,当经过二次培养后,嗜热链球菌几乎不经过延滞期直接到达对数期,平稳期持续的时间较短,很快到达衰亡期;嗜热链球菌在超浓缩培养过程中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规律也同它的培养过程有很大的关系,菌数多,其代谢旺盛,菌数降低其代谢速度减慢;嗜热链球菌在超浓缩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菌体形态变化,并可能存在着细胞凋亡,与菌体增殖和产酸规律密切相关,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变得贫乏,菌体形态变化和细胞凋亡的情况愈加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