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蘖肥氮量与寒地稻产量和氮效率的关系
【6h】

基蘖肥氮量与寒地稻产量和氮效率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水稻施肥研究进展

1.2.2 分蘖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1.2.3 氮肥管理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1.2.4 氮肥管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2.5 氮肥管理对水稻吸氮量的影响

1.2.6 氮肥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

1.2.7 叶片含氮量、土壤氮浓度和分蘖的关系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与测试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蘖肥氮量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3.1.1 水稻分蘖动态

3.1.2 水稻分蘖成穗率

3.1.3 基蘖肥氮量与水稻分蘖的关系

3.1.4 叶片含氮量与水稻分蘖的关系

3.2 氮肥施入土壤后转化规律

3.2.1 水层中铵态氮

3.2.2 水层pH

3.2.3 水层中尿素态氮

3.2.4 不同土层铵态氮的含中量

3.2.5 氮素的平衡

3.3 基蘖肥氮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吸氮量的影响

3.3.1 干物质积累

3.3.2 氮积累量

3.3.3 基蘖肥氮量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3.3.4 基蘖肥氮量与水稻氮积累的关系

3.4 基蘖肥氮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1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

3.4.2 水稻收获指数

3.4.3 基蘖肥氮量与收获指数的关系

3.4.4 基蘖肥氮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3.5 基蘖肥氮量对水稻氮效率的影响

3.5.1 氮肥吸收利用率

3.5.2 氮肥农学利用率

3.5.3 氮肥生理利用率

3.5.4 氮肥偏生产力

3.5.5 基蘖肥氮量和氮效率的关系

4 讨论

4.1 基蘖肥氮量对分蘖的影响

4.2 尿素施入土壤后转化

4.3 基蘖肥氮量与水稻干物质、产量及氮效率的关系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在固定穗肥用量的条件下(35 kg/ha),设置不同基蘖肥氮量的小区试验。基蘖肥氮量分别为30 kg/ha、65 kg/ha、85 kg/ha和115 kg/ha,并以不施氮为对照,测定了主要生育期水稻分蘖、干物质、氮积累、产量和氮效率。同时采集对照处理的土壤,设置室内土壤培养试验,试验包括5个处理,CK:不施氮肥;N1: N30kg/ha; N2: N65kg/ha; N3:N100kg/ha;N4:N135 kg/ha,测定水层以及不同土层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模拟施用基蘖肥氮后土壤氮和水层中氮的变化动态,旨在寻找能够表征施氮的指标,并探明基蘖肥氮量与寒地水稻分蘖、产量和氮效率的关系,为定量施用基蘖肥提供理论依据。其结果如下:
   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尿素施入土壤后,一周时间已经转化完全;随着尿素转化水层中铵态氮含量增加,随时间的推移,水层铵态氮含量逐渐降低,且不同时间铵态氮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尿素转化后的铵态氮主要集中在0-4 cm土层和水层当中,且0-4 cm土层铵态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可以反映施用氮肥的情况。4-1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受施氮量影响不明显。施肥21天后土层铵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从氮素的平衡方面来看,施肥21天回收的氮不到总氮量40%,大量的氮通过各种途径损失掉。
   随着基蘖肥氮量的增加,在分蘖期、拔节期、成熟期,水稻分蘖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分蘖成穗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氮肥用量增加,拔节期以前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呈增加趋势,而拔节期后和成熟期,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干物质积累先增加,然后趋于一个稳定值。拔节前随基蘖肥氮量的增加氮积累逐渐增加,拔节后随基蘖肥氮量的增加氮素积累先增加后降低,较高的氮量能够促进拔节期以前氮素积累,而不利于后期的氮素积累。水稻产量与基蘖肥氮量呈2次曲线关系,随着基蘖肥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先增加后降低;随着基蘖肥氮量提高,收获指数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氮肥用量增加,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逐渐降低,氮肥农学利用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适宜的基蘖肥氮量能使水稻有足够的分蘖,并能提高分蘖成穗率。
   基蘖肥氮量过低,水稻穗数不足,尽管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也不能获得高产。基蘖肥氮量过高会使水稻无效分蘖增多,分蘖成穗率降低,群体质量恶化,不能显著提高产量。水稻获得最高分蘖时的氮肥用量为100 kg/ha,但是基蘖肥氮量在65-85 kg/ha间时,分蘖数不显著降低,但能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同时不会造成减产,还能获得较高的氮效率,这说明寒地水稻生产中基蘖肥氮量在65 kg/ha时较为适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