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河南省耕地生态补偿研究
【6h】

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河南省耕地生态补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生态补偿研究动态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动态

1.2.3 生态足迹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4.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生态补偿

2.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1.3 生态承载力

2.1.4 能值生态足迹

2.1.5 能值转换率

2.1.6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2.2 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能值分析理论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条件

3.2 社会经济条件

3.3 农业生产情况

3.4 耕地利用状况

4 研究区耕地生态补偿的计算模型

4.1 耕地生态补偿的研究方法

4.2 数据来源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原理

4.3.1 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4.3.2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构成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模型

4.4 生态足迹模型的原理

4.4.1 生态足迹模型

4.4.2 能值-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4.5 生态补偿的确定

5 结果与分析

5.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结果与分析

5.2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结果与分析

5.2.1 河南省耕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结果与分析

5.2.2 河南省各地市耕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结果与分析

5.3 生态补偿的结果与分析

5.3.1 河南省2012耕地生态补偿的计算

5.3.2 河南省各地市耕地生态补偿的结果与分析

5.4 研究区耕地生态保护机制的建立

5.4.1 宣传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全民参与耕地保护意识

5.4.2 加快生态补偿立法进程,保障生态补偿顺利进行

5.4.3 逐渐建立及健全相应生态补偿评价体系,增强补偿决策力度

5.4.4 完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

5.4.5 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相关补偿标准量化方法与相应技术的研究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研究区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的变化

6.1.2 研究区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

6.1.3 研究区耕地生态补偿值的变化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粮食生产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保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人们往往只看重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却对土地的生态价值视而不见。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使得人口、资源和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为了缓解资源、人口、经济之间的矛盾,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研究区耕地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研究区进行耕地生态补偿的研究。生态补偿指某一特定的社会经济系统弥补或偿还其自身所消费(消耗)的生态服务成本的行为。由于在耕地生态补偿过程中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使得耕地生态补偿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为了定量分析河南省各地市的耕地生态补偿数额,把耕地生态补偿问题以货币化的形式表现,本文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能值生态足迹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河南省及河南各地市2003-2012年这十年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能值生态足迹及其能值生态承载力,分析河南省及其各地市的生态补偿数额的动态变化,尝试建立本省的生态补偿标准。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 (1)河南省近十年的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变化较大,2003-2006年间,由于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2006-2012年近几年间,由于政府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研究区的耕地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得人均生态足迹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 (2)2003-2012年,河南省及各地市的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基本上处于上升态势。 (3)2003-2012年,河南省及各有地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表明研究区的耕地利用普遍上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耕地所承受的负担比较大。南阳市的生态赤字最大,可持续发展程度最低;济源市的生态赤字最小,可持续发展程度相对较好。 (4)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造成物价的上涨,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单位面积耕地的产量提高,使得河南省近十年的单位面积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上升状态。 (5)河南省近十年的耕地生态补偿价值呈现先增后减两个阶段,2003-2009年,河南省的耕地生态补偿数额处于持续上升状态,2010年有所下降,2012年又有所上升,2009年的补偿额度达到近十年的峰值。

著录项

  • 作者

    苏浩;

  •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雷国平;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河南省; 耕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