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与提高途径
【6h】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与提高途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涵与特征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涵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征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内涵

2.2.1 绩效的内涵

2.2.2 组织绩效的内涵

2.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内涵

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合作社理论

2.3.2 交易费用理论

2.3.3 相关利益者理论

3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3.1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3.1.1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萌芽阶段

3.1.2 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的起步阶段

3.1.3 2000年至今的提高阶段

3.2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3.2.1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类

3.2.2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数量

3.3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原则与特点

3.3.1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原则

3.3.2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

4 基于DEA模型的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

4.1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的思路

4.2 模型简介

4.2.1 数据包络分析(DEA)简介

4.2.2 DEA模型的优势和缺陷

4.3 基于DEA方法的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分析

4.3.1 绩效指标的原则与选取

4.3.2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5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Tobit模型简介

5.2 基于Tobit模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5.2.1 变量选取

5.2.2 Tobit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6 提高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有效途径

6.1 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6.1.1 重点提高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水平能力

6.1.2 根据各地区优势兴办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6.2 严格管理完善农民合作社内部机制

6.2.1 制定和健全严格规范的财务制度

6.2.2 明晰合作社二次返利制度

6.3 重视人才,建立有效率的人才梯队

6.3.1 培训和引进高素质的技术服务人才,提高合作社技术水平能力

6.3.2 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建立稳定而长久的产销链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呈几何型增长,但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此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着“多而不优、杂而不精”的态势,其直接体现就是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水平偏低。同时,绩效水平作为衡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也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进行样本数据的收集,然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托宾模型(Tobit)对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以选取的哈尔滨市七个区县的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原始样本,且进行了类别划分:种植类、畜牧类、蔬果类和农机类。同时,以固定资产、经营支出等六个指标作为投入—产出指标进行了DEA模型分析,得出哈尔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水平偏低、蔬果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技术绩效相对较优、种植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综合技术方面绩效水平最低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运用托宾模型(Tobit)对绩效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影响因素:二次返利额、技术服务培训和销售对象的稳定性。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有效途径:重点提高哈尔滨市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水平,完善财务审核制度、规范二次返利制度,增加技术培训次数以及培养专业的营销人员,以建立稳定的销售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