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舞毒蛾防治技术的研究
【6h】

舞毒蛾防治技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文献综述

1.1舞毒蛾防治技术国内研究概况

1.1.1舞毒蛾天敌昆虫的研究

1.1.2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研究

1.1.3苏云金杆菌防治舞毒蛾应用研究

1.1.4化学防治及其它防治技术的研究

1.2舞毒蛾防治技术国外研究概述

1.2.1生物防治技术

1.2.2舞毒蛾的其它防治方法

2舞毒蛾生物学特性

2.1试验地概况

2.2研究方法

2.2.1卵期饲养观察方法

2.2.2幼虫期饲养观察方法

2.2.3蛹期饲养观察方法

2.2.4成虫期饲养观察方法

2.2.5林间观察舞毒蛾各虫态的其它生物学特性

2.3研究结果

2.3.1舞毒蛾的生活史

2.3.2舞毒蛾的生活习性

2.3.3舞毒蛾幼虫发生期预测

2.4 讨论

2.5小结

3舞毒蛾防治指标

3.1研究方法

3.1.1舞毒蛾幼虫食叶量的测定

3.1.2落叶松失叶量对高生长和材积的测定

3.1.3落叶松针叶量的测定

3.2研究结果

3.2.1落叶松失叶量与生长量的关系

3.2.2落叶松针叶量测定结果

3.2.3舞毒蛾幼虫食叶量测定结果

3.3舞毒蛾幼虫防治指标的确定

3.3.1危害程度与落叶松高生长、材积生长、经济收益的关系

3.3.2防治费用

3.3.3防治指标

3.4小结与讨论

4舞毒蛾天敌自然调控作用

4.1研究方法

4.1.1卵期天敌

4.1.2幼虫期天敌

4.1.3蛹期天敌

4.1.4成虫期天敌

4.2研究结果

4.2.1天敌种类

4.2.2天敌调控作用

4.3小结

5舞毒蛾化学防治

5.1供试材料

5.1.1供试药剂

5.1.2供试虫源

5.2试验方法

5.2.1喷洒质量的测定

5.2.2室内毒力测定

5.2.3致死中浓度的测定

5.2.4烟剂释放方法

5.3研究结果

5.3.1雾滴直径大小、雾滴密度及每公顷用药量

5.3.2不同药剂对舞毒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5.3.3致死中浓度的测定

5.3.4烟剂防治舞毒蛾幼虫

5.4小结

6舞毒蛾生物防治

6.1试验材料

6.1.1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6.1.2 BtMP-342菌剂

6.1.3诱捕剂来源

6.1.4诱捕器来源

6.1.5植物性杀虫剂

6.2试验方法

6.2.1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

6.2.2BtMP-342菌剂的喷洒方法

6.2.3诱杀舞毒蛾成虫

6.2.4植物性杀虫剂的使用

6.3研究结果

6.3.1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林间应用

6.3.2应用BtMP-342菌剂防治舞毒蛾幼虫

6.3.3应用舞毒蛾性引诱剂诱杀舞毒蛾成虫

6.3.4应用植物性杀虫剂防治舞毒蛾幼虫

6.4小结

7.结论和建议

7.1舞毒蛾生物学

7.2舞毒蛾防治指标的确定

7.3天敌昆虫在舞毒蛾防治中的作用

7.4化学药剂在舞毒蛾防治中的作用

7.5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舞毒蛾防治中的作用

7.6Bt在舞毒蛾防治中的作用

7.7性引诱剂在舞毒蛾防治中的作用

7.8植物性杀虫剂在舞毒蛾防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世界性大害虫,具有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重,幼虫顺风迁移及周期性大发生等特点,近几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林内猖獗成灾,发生面积达7万hm<'2>.为了有效控制舞毒蛾蔓延,减少对林木的危害,在该地区对舞毒蛾的生物学进行了细致研究,摸清了其生活史.观察结果表明:舞毒蛾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一年一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一龄,二龄,三龄,四龄,五龄和六龄幼虫,历期分别为14d,12d,6d,8d,10d,六龄幼虫到化蛹,蛹到成虫羽化,成虫羽化到产卵,历期分别为7d,4d和1d.探索了在不同郁闭度条件下舞毒蛾的防治指标.经统计分析得出,郁闭度为0.9时,舞毒蛾防治指标为86.7头/株.郁闭度为0.8时,舞毒蛾防治指标为94.8头/株.调查了舞毒蛾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天敌种类及天敌主导因子,共采集到舞毒蛾天敌60种,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其优势天敌为寄蝇.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对舞毒蛾进行了综合防治.在舞毒蛾大发生时,化学药剂作为急救手段.以烟剂为首选,防治效果在74-84﹪之间.广泛开展生物防治,利用舞毒蛾NPV防治舞毒蛾幼虫,防治效果达70﹪以上,且易形成流行病,可起到长期控制的作用,利用Bt防治舞毒蛾效果在80﹪以上;利用舞毒蛾性引诱剂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首次应用自制的植物性杀虫剂防治舞毒蛾,应用原液防治效果达82.3﹪.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终将舞毒娥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