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散尾葵和波士顿蕨次生代谢物质及抑菌作用研究
【6h】

散尾葵和波士顿蕨次生代谢物质及抑菌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不同种类花卉植物的内含物和挥发物的种类及含量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净化空气、改善居室环境和抑制微生物等方面的功能差异。为探讨散尾葵和波士顿蕨的杀菌抑菌作用,本文在分析这2种花卉叶提取物和挥发成分与含量的基础上,测定了乙醇提取液、丙酮提取液、鲜汁液、水提液及4种单体苯甲酸、二丙酮醇、油醇、花生酸对微生物的抑制能力,并对挥发性有机物单体α-蒎烯、桉树脑、莰烯、β-蒎烯、奥苷菊环和罗勒烯的抑菌率进行了分析。
   1.通过GC/MS分析,从散尾葵提取物中确定了18种化合物,其中烷类、酯类分别占提取物总量的13.27%和7.11%:从波士顿蕨中确定了11种化合物,其中烷类和醇类分别占提取物总量的62.87%和13.74%。
   2.散尾葵的乙醇提取液、丙酮提取液、鲜汁液、水提液对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微球菌、短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而未表现出对放线菌、动性球菌、冷杆菌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依次为乙醇提取液>丙酮提取液>鲜汁液>水提液。波士顿蕨丙酮和乙醇提取液对地衣芽孢杆菌、动性球菌、绿脓杆菌、微球菌、冷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无抑制作用。而对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球菌、放线菌和短杆菌均具有抑菌作用,其抑制效果为丙酮提取液好于乙醇提取液。
   3.利用提取液组分的单体苯甲酸、二丙酮醇、油醇、花生酸对10种微生物进行了抑菌性测定。4种单体化合物对绿脓杆菌和冷杆菌均无抑制作用,同时二丙酮醇、油醇对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及苯甲酸、花生酸对放线菌、动性球菌均无抑制能力。从抑菌谱来看,苯甲酸抑菌谱最广(5种),其余依次为二丙酮醇(3种)、油醇(2种)和花生酸(2种)。
   4.散尾葵挥发性有机物15种,其中萜烯类化合物5种(占总量的4.92%)、烷类化合物2种(占总量的38.95%)、醇类化合物3种、炔类1种(占总量的46.81%)、酯类1种、酮类1种。波士顿蕨挥发性有机物32种,萜烯类化合物5种(占总量的1.26%)、烷类化合物12种(占总量的53.07%)、醇类化合物2种(占总量的4.56%)、酯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1种。
   5.从抑菌谱来看,除奥苷菊环对绿脓杆菌和冷杆菌无抑制作用外,其余5种供试挥发物单体对10种微生物均具有抑制作用。α-蒎烯、桉树脑、莰烯、β-蒎烯和罗勒烯分别对其中7种、5种、3种、3种、4种供试微生物的抑菌率达100%。
   通过对抑菌率、抑菌谱和微生物的敏感性综合分析,α-蒎烯抑菌力最强、奥苷菊环抑菌力最差;葡萄球菌对挥发物单体的敏感性最强,其中α-蒎烯、桉树脑、莰烯和罗勒烯的最低供试浓度对该菌的抑菌率在21.95%以上;冷杆菌敏感性最弱,6种挥发物单体在0.25μL/mL,浓度时对该菌无抑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