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处女与吉普赛人》——男权至上与女性意识的对立
【6h】

《处女与吉普赛人》——男权至上与女性意识的对立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以劳伦斯的中篇小说《处女与吉普赛人》为文本,深入剖析维多利亚时期遗留的男权思想对女性的束缚,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及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探讨小说中主要人物不同表现的深层原因,体现了劳伦斯在作品中最终追求两性平衡的思想。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被公认为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心理描写见长,专注于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极力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类原始欲望和本能的压抑,手法大胆地歌颂两性肉体之爱,在他看来,和谐的两性关系是维系幸福婚姻的基础,这一思想在当时是极大的突破,尤令统治阶级难以接受。因此被误认为“色情作家”而备受争议,作品长期遭禁。我国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大量引入劳伦斯的作品,将“劳伦斯热”推向高潮。时至今日,“劳伦斯热”仍在世界各地不断升温。
   《处女与吉普赛人》是劳伦斯献给妻子弗里达的作品,与有浓重自传色彩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一样,相当一部分情节以弗里达前夫的真实家庭生活为蓝本,人物以她与前夫所生子女为原型,是劳伦斯中篇小说中的重要代表,被称为迷你版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它主题明确,矛盾突出,结构紧凑,因此对劳伦斯本人及其作品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小说以“新”、“旧”两派势力的矛盾展开,充分暴露了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人士的虚伪,揭露了当时的宗教观,道德观,禁欲思想对人性的束缚,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激情、人性本能力量的追求,同时表达了主张女性追求自我权利的意图。从某种程度上讲,劳伦斯亦属心理小说家之列,他对人性深入地剖析,认为人虽然生活在现实的世界,而真实的内心世界却留在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弗里达本人深受弗洛依德思想的影响,劳伦斯虽然否认弗洛伊德的思想对他的影响,但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可以解释的情节,小说中大量的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全部紧紧围绕作者试图表达的主题服务。
   本文共分5部分,第一部分为作家作品介绍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理论介绍,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文本:第三、四部分为论文主体。在第三部分中,主要剖析文中所展现的十足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剖析了作品中两位男权社会中反传统的男性形象和男权社会中的女性追捧者自身的悲惨处境及对其他女性的加害。第四部分介绍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反抗之声。以辛西娅和伊维特为例,着重分析标题中“处女”——伊维特的反抗行为,分别从外因——社会原因,内因——心理原因,诱因——神秘的“吉普赛人”,深入分析她的反抗行为以及劳伦斯如何从中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和男权制度的不满,构筑他心中的理想社会,表达对自然之爱,两性平衡的推崇。本文通过分析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角色的心理活动和反抗行为力图说明女性意识的觉醒。同时,本文将结合主要论点分析象征在表达主题中的作用。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阐述对现代女性的启示作用,激励女性觉醒,争取平等权利,实现自我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