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联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6h】

关联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听力理解是言语交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角色。而言语交际的最终目的是交际双方都能够明白彼此的意图。这也正是听力理解想要实现的目的。但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到各个方面的过程。在这种情形下,许多国内外的研究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听力理解。他们开始不断地从各个角度对听力理解进行阐述和研究。正是这些研究,听力理解才有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但是这些理论都各有特点,他们难以形成统一,进而听力学习者也难以明确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到底要用哪一种理论。
   然而,斯波伯和威尔逊在其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了关联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使听力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做到有理可依。随后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听力理解过程中的研究也开始出现。本文就是试图将关联理论应用到听力理解中。在本文中提到了关联理论的两个原则:认知原则与交际原则。
   (1)认知原则认为,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瞬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认知总是以最大关联为取向。而这最大关联是由大脑中存储的原有信息和交际内容提供的信息相结合而形成的。原有知识就是指百科知识。作为内部资源,它是进行信息处理,话语交际的根本保障。而在交际过程中,整个交际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就作为一个外部资源一语境,即话语理解的环境。最大关联指出在交际中听者在理解话语时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可见百科知识与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也就要求听者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自己的内部资源,整合外部资源,进而实现有效地听。
   交际原则是以认知原则为基础的。因为认知原则可以预测人们的交际行为,是以对交际产生影响为目的。
   (2)交际原则是指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其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而这最佳关联性也是进行听力理解的最终目的。这一关联性的实现也就意味着听者在这个交际行为中明确交际者明示背后的意图。这一切都是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进行的。从而说明,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明示一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是需要最大程度地调用百科知识和利用交际行为产生的语境去形成,修改和确定假设。这样才能有效地听,并最终找出最佳关联。而最佳关联就是指听者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地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
   本文提出了一个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策略模板,并采用大量的例子加以运用。结果表明这一策略模板行之有效。进而基于该模板,本文对听力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教学应注重理论,策略和技巧的介绍,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理论,策略和技巧,最终能够成功地应对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困难,从而实现有效的听力理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