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研究
【6h】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2 心理危机干预相关概念及理论模式

2.1 心理危机概念

2.1.1 心理危机内涵

2.1.2 心理危机特征

2.1.3 心理危机评估

2.2 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理论模式

2.2.1 认知模式

2.2.2 哀伤辅导模式

2.2.3 平衡模式

2.2.4 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

2.2.5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2.2.6 教育、支持与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

2.2.7 整合危机干预模式

2.3 本章小结

3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存在问题

3.1 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缺乏针对性

3.1.1 心理危机教育意识的滞后

3.1.2 心理危机教育的内容成就

3.1.3 生命智慧教育的空泛

3.2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缺乏及时性

3.2.1 预警指标体系发挥作用不及时

3.2.2 明确危机预警对象不及时

3.2.3 预警信息评估不及时

3.3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缺乏专业性

3.3.1 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救方法不专业

3.3.2 干预手段缺乏专业性

3.4 大学生心理危机追踪缺乏长效性

3.4.1 心理危机档案长期保管不易

3.4.2 个案长期追踪困难

3.5 本章小结

4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因素分析

4.1 个人因素

4.1.1 自身个性问题

4.1.2 环境适应问置

4.1.3 人际交往问题

4.2 家庭因素

4.2.1 教育培养方式与行为控制方式

4.2.2 家庭经济困难

4.2.3 父母感情不和

4.2.4 亲子关系不良

4.3 学校因素

4.3.1 学校方面问题

4.3.2 专业不适应

4.4 社会因素分析

4.4.1 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影响

4.4.2 社会现实中的冲突矛盾

4.4.3 社会舆论对心理危机的渲染过度

4.5 本章小结

5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5.1 强化大学生合理选择心理危机应对方式指导

5.1.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1.2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危机

5.1.3 帮助大学生合理选择应对心理危机的方式

5.2 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家庭危机源管理

5.2.1 加强家校联系

5.2.2 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危机家庭危机源

5.2.3 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亲情互动

5.3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支持系统

5.3.1 净化社会空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3.2 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支持机制

5.3.3 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5.4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6.4.1 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制度

5.4.2 建立畅通心理危机预警渠道

5.4.3 建立健全心理危机的预警系统

5.4.4 建立和完善心理预警指标体系

5.5 建立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对机制

5.5.1 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案体系建设

5.5.2 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建设

5.5.3 开展危机后干预工作

5.5.4 实现心理危机向教育契机的转化

5.6 建设高素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5.6.1 完善心理从业人员的选拔制度

5.6.2 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5.6.3 加强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培训建设

5.6.4 提高教师危机识别能力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高校心理危机事件数量的增加和程度的严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逐渐引起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生命的陨落不仅给大学生家庭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学校教学秩序,减少国家人才资源。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研究是有效化解心理危机的途径,从理论上看,可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渠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思路和路径探索;从实践上看,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意识,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实效性的研究,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概括了心理危机的特征和心理危机的评估,提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从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对和大学生心理危机追踪四个阶段入手,研究每一阶段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状况。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既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外部原因。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从多维度探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除了从不同阶段加强对心理危机的干预,还有从原因入手,减弱产生心理危机的根源,建设专业化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加强生命智慧教育,实现心理危机向教育契机的转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