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80后”青春文学看当今消费文化
【6h】

从“80后”青春文学看当今消费文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80后”青春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影响

(一)“80后”的成长环境

1.经济政治环境

2.全新媒介的推广

3.同龄读者群体的广泛性

4.从西方文学中走出青春文学

(二)“80后”青春文学带来的影响

1.“80后”的教育革命意味

2.“80后”的文学革命意味

3.“80后”的社会意味

二、消费文化背景下的青春文学呈现出的总体特点

(一)青春文学作品呈现的新特点:

1.文学时尚性(杜拉斯,村上春树,日本动漫等流行元素)

2.文学娱乐性

3.文学消费性

(二)80后作家创作手法上的总体特点

1.自我性和个人化

2.模仿性

3.奇幻小说的流行

(三)青春文学与高考作文模式的对比分析

1.高考作文模式的弊端

2.“80后”青春文学创作的清新文风

三、大众消费文化:80后青春文学崛起的“兴奋剂”

(一)80后青春文学崛起的“兴奋剂”

(二)消费文化给青春文学带来的影响和价值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先后出现了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李傻傻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他们一现身,便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存在,并且引发着不可拒绝的文学事实:以他们为主体构筑的 80 后文学如飓风般迅猛抵达我们面前,成为文坛不可回避的焦点。 80 后作家个体的多样性,加上传媒、出版社以及读者、评论家的多方“介入”,使80后文学的自身特征具有复杂性。 本文试图把80后的青春文学放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来观察它的现象和本质。80后作家成长的经济环境,媒介传播方式,读者群体都和传统作家有区别。80后青春文学带来了社会,教育,文学等方面的革命。本文从流行时尚和传统文学理念两个层面来看80后的热销以及热销背后的原因。消费文化的背景让青春文学呈现出新的特点,如时尚性,娱乐性,消费性等等。这些我们可以从青春文学作家(如韩寒,郭敬明等)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大都表现消费时代“自我”对世界的感受,有一定的模仿性,流行奇幻小说的创作。80后的青春文学也给压抑在高考下的青春少年写作注入新的活力,给高考作文有一定的冲击。80后青春文学崛起的“兴奋剂”就是大众消费文化。它对青春文学构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享乐正当化,欲望感官化,现实幻象化,文学新闻化。 消费时代给文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蕴藏着机遇,弊端和问题也不能抹杀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当今文学在迎接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的挑战中,依然在寻找和探索新的定位、新的意义、新的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