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寡养单胞杆菌产磁性纳米粒子的类酶活性及其应用
【6h】

寡养单胞杆菌产磁性纳米粒子的类酶活性及其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材料的性质

1.3 磁性纳米材料

1.3.1 磁性纳米材料的性质

1.3.2 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

1.3.3 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2 产磁性纳米颗粒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纳米颗粒提取表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培养基

2.1.5 实验方法

2.2 本章小结

3 磁性纳米颗粒的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

3.1 引言

3.2 试验方法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显色液的配制

3.2.3 磁性纳米粒子过氧化物类酶活性质测定

3.2.4 HRP过氧化物酶活性质测定

3.3 本章小结

4 磁性纳米粒子对染料脱色的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染料及磁性纳米粒子母液的配制

4.2.3 磁性纳米粒子对染料的脱色

4.3 本章小结

5 磁性纳米粒子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5.2.3 纳米粒子修饰电极还原H2O2的电催化行为预试验

5.2.4 实验条件优化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生物合成纳米粒子尺寸可控、结构形貌精细复杂、性能优异,已成为材料、生物、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本文从黑龙江科技学院秀园的湖泊内富集筛选出一株产磁性纳米颗粒的细菌,经部分生理生化及16SrDNA分子鉴定为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命名为LN01。该菌株能够在菌体周围一国产生尺寸约为50~80nm的磁性纳米颗粒,围绕菌体成圈,经超声破碎提取、纯化后,通过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确定其成分为Fe3O4与Fe3(PO4)2·8H2O的混合物,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貌为薄片状。研究发现该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过氧化物类酶活性,可以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TMB氧化成蓝色可溶性产物。将磁性纳米粒子与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酶学性质测定比较,表明磁性纳米粒子对于温度的耐受性更高,可达60℃,并且反应速率更快。
  把磁性纳米粒子的类酶活性应用到染料脱色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在对染料脱色的研究中,选取四大类染料的代表,结晶紫、甲基橙、酸性媒介红和亚甲基蓝等,脱色效果都比较明显,反应4h后脱色率均可达到60%以上。选取亚甲基蓝继续进行染料脱色条件优化研究,经优化的反应体系4h后脱色率达到了92.6%。本文还研究了磁性纳米粒子作为电极材料,检测痕量过氧化氢,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