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S与GIS的伊春市土地覆盖变化与空间格局分析
【6h】

基于RS与GIS的伊春市土地覆盖变化与空间格局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RS和GIS在土地利用馒盖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性和存在问题

2 伊春市概况和数据收集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条件

2.1.4 自然资源

2.2 实验数据收集

3 研究方法

3.1 遥感数据处理

3.2 遥感影像分类

3.2.1 建立分类系统

3.2.2 遥感影像解译方法

3.2.3 建立解译标志

3.3 马尔柯夫转移矩阵

3.3.1 马尔柯夫模型

3.3.2 转移矩阵的确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分类结果

4.2 精度验证

4.3 建立空间数据库

4.4 提取变化信息

4.5 空间格局分析

5 结论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表现为地表土地利用/覆盖状况的改变。区域尺度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反映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在此背景下的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选取黑龙江省伊春市作为研究区域,在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取伊春市1989年,1999年和2010年三个时期的Landsat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经过人机交互解译得到三个时期的伊春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布图,辅以其他地形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研究了伊春市土地覆盖动态变化情况,并结合GIS工具和空间测量技术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伊春市土地利用/履盖类型特征明显,林地占据了伊春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总面积的85%-90%,占有绝对优势,其次是未利用土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占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总面积的比例依次降低。
  2.伊春市1989-2010年间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发生较大变化。林地、耕地建设用地和草地面积都呈现增加趋势,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呈现减少的趋势。
  3.伊春市1989-2010年间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转移特点明显,草地主要转移为林地和耕地,转移面积分别为4759.15hm2和2281.69hm2;耕地主要转移为林地和未利用土地,转移面积分别为46268.31hm2和2194.26hm2;建设用地主要转移为林地和耕地,转移面积分别为593.42hm2和573.64hm2;林地主要转移为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转移面积相对于林地总面积来说都很小;水域主要转移为林地和未利用土地,转移面积分别为206.05hm2和58.95hm2;未利用土地主要转移为林地和耕地,转移面积分别为48023.12hm2和2818.96hm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