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粘接面形态和复合树脂粘接性能变化的研究
【6h】

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粘接面形态和复合树脂粘接性能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 论

结 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口腔正畸粘接剂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口内正畸治疗不同时期牙釉质表面微观形态的变化.探讨复合树脂在口腔环境内的生物降解程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需拔除牙276颗(69人).纳入标准: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第一前磨牙,牙齿釉质发育良好,能根据试验需要在预定时间点拔除且不影响临床疗效.排除标准:颊面牙体缺损,颊面牙体龋坏,或因任何原因不能在预定时间点拔除的牙.患者年龄11-14岁,平均12.36岁.拟定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分组拔除.经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开展该项研究.来诊后由同一医师操作,对患者牙面进行清洁、干燥、酸蚀、涂布釉质涂剂、粘接托槽、定期复诊更换弓丝、去除托槽.每一临床操作步骤后拔除1组牙齿,共获得260颗牙齿,分别为未做任何处理组(A组)20颗、抛光组(B组)20颗、酸蚀组(C组)20颗、涂布釉质涂剂组(D组)20颗、粘接托槽1个月组(E组)43颗、粘接托槽3个月组(F组)41颗、粘接托槽6个月组(G组)40颗、粘接托槽9个月组(H组)39颗、去除托槽组(Ⅰ组)17颗.将各组牙齿制备后,随机选出5颗用扫描电镜观察牙釉面形态.并用材料力学实验机对E、F、G、H各组剩余牙齿进行托槽粘接强度测试,测试后的牙釉面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粘接剂残留指数(ARI).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0.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以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论:该研究表明,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粘接面形态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不同操作对牙釉面的影响不同.在口内环境中,复合树脂的降解可导致与牙釉质之间的粘接力减小,致使托槽所能承受的剪切力下降,但在9个月内仍能满足临床需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