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男子高脚竞速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机能特征研究
【6h】

我国男子高脚竞速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机能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索引

声明

1.引 言

2.文献综述

2.1 高脚竞速运动简介

2.2 高脚竞速运动发展及研究现状

2.3 高脚竞速运动员选材

2.4 高脚竞速运动的特点

2.4.1 身体形态

2.4.2 身体机能

2.4.3 平衡能力

2.5 小结与展望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方法

3.4 实验操作步骤

3.5 身体形态及机能指标测试

3.5.1 身体形态测试

3.5.2 生理生化机能指标测试

3.5.3 平衡机能测试

3.5.4 数据统计

4.研究结果

4.1 优秀组与一般水平组身体形态的比较

4.2 优秀组与一般组无氧运动能力的变化

4.3 优秀组与一般组VO2max、HRmax和RQ测试结果

4.4 优秀组与一般组Hb、BLA、BU、CK、T及C运动前后测试结果

4.4.1 运动前后Hb的变化

4.4.2 运动前后BLA的变化

4.4.3 运动前后CK的变化

4.4.4 运动前后BU的变化

4.4.5 运动前后 T 的变化

4.4.6 运动前后C的变化

4.4.7 运动前后 T/C的变化

4.5 平衡机能测试

5.分析与讨论

5.1 身体形态指标对高脚竞速运动水平的影响

5.2 身体机能指标对高脚竞速运动水平的影响

5.2.1 无氧运动能力对高脚竞速运动水平的影响

5.2.2 VO2max、HRmax 和 RQ 对高脚竞速运动水平的影响

5.2.3 Hb对高脚竞速运动水平的影响

5.2.4 BLA对高脚竞速运动水平的影响

5.2.5 血清CK对高脚竞速运动水平的影响

5.2.6 血清BU对高脚竞速运动水平的影响

5.2.7 血清T、C和T/C对高脚竞速运动水平的影响

5.3 平衡能力对高脚竞速运动水平的影响

6.结论

7.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优秀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机能指标进行测试与研究,探讨其与一般水平运动员指标之间的差异。旨在摆脱以往高脚竞速经验性选材与训练模式,为教练员进行科学选材,制定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进一步提高湖北省高脚竞速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与支撑。
   方法:选取我国男子优秀高脚竞速运动员与一般水平运动员各12名,平均年龄分别为21.87±1.49岁、20.32±1.55岁,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测试不同水平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坐高、体脂率、上臂皮脂厚度、肩胛皮脂厚度、WHR、上下肢比例、上肢长、小腿长+足高、上臂紧张围、上臂放松围、前臂围、胸围、大腿围、踝围、小腿围等,将测得的优秀组指标与一般水平组独立样本t检验其是否有显著性;然后测试不同水平组高脚竞速运动员的无氧能力与有氧能力,并抽取运动员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与运动后次日晨的静脉血,测试运动员体内血浆Hb,血清BLA、BU、CK、T、C含量及T/C值,将测得的数据进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运动前后各生理生化指标单因素方差检验。所有的数据均利用SPSS13.0软件数据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P<0.05表示具有显著差异,P<0.01表示具有非常显著差异。
   结果:⑴一般水平组皮褶厚度、体脂率、WHR高于优秀组,且WHR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形态指标(除上下肢比例外)一般水平组高于优秀组,但无显著性差异;⑵优秀组最大无氧能力、功率递减率均显著性高于一般水平组(P<0.05),平均无氧运动能力高于一般水平组,但无显著性差异;⑶优秀组VO2max、RQ小于一般水平组,其中RQ有显著性差异(P<0.05),HRmax则略高于一般水平组但无显著差别;⑷运动前后高水平组血浆Hb、血清BU含量均高于一般水平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一次短时大强度运动后即刻,不同水平组体内血浆Hb含量下降而血清BU含量升高,但与同组内运动前、运动次日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⑸优秀组BLA含量在运动前后均高于一般水平组且安静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即刻各组运动员体内BLA出现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并在次日晨水平基本能恢复至初始水平;⑹运动前及运动后次日晨优秀组CK含量均高于一般水平组,而运动后即刻低于一般水平组,但是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运动后即刻一般水平组CK含量高于优秀水平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⑺运动前后优秀组运动员血清T水平均高于一般水平组,但是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后即刻不同水平组运动员体内血清T含量较运动前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且在次日晨能恢复至安静时的水平;⑻运动前后优秀组血清C水平均低于一般水平组,运动后即刻高水平组血清C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而一般水平组则是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且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次日晨均能基本恢复至安静时水平;⑼运动前后优秀水平组运动员血清T/C值均稍高于一般水平组,但组间与组内均无统计学意义,运动后即刻优秀水平组T/C值略升而一般水平组略降:⑽优秀组单脚直立闭眼时间与双脚直立行走距离均优于一般水平组,且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①高脚竞速运动竞技水平与运动员体脂存在相关性,其中WHR指标可以作为高脚竞速运动员科学选材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②无氧运动能力可作为高脚竞速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生理生化指标,RQ可作为其选材过程中的补充性监测指标;③CK和BLA能用于评定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机能并可作为运动选材的重要指标;④平衡能力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应用于高脚竞速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之中;⑤BU与Hb可用于高脚竞速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大小与运动疲劳的评定;⑥血清T含量只能作为高脚竞速运动员科学选材的辅助性参考指标,血清C可用于高脚竞速运动员选材时的主要参考指标,T/C值可结合血清T、C等指标,对运动员选材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对运动训练的评价与监控,特别是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和预防过度疲劳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