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清前期山东区域商品市场格局的变迁
【6h】

试论清前期山东区域商品市场格局的变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山东市场所处的环境

2.山东区域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影响

3.关于山东市场发展中的特点

相关说明:

一、清前期山东区域市场格局的变迁状况

(一)、西部区域市场的变迁

1.转运市场出现倒退迹象

2.棉烟市场的兴盛趋势

(二)、中部手工业品市场的逐步发展

1.棉布市场

2.陶瓷、琉璃制品市场

3.丝织品市场

(三)、海运推动下东部市场的繁荣

二、清前期山东区域市场格局变迁产生的影响

(一)、西部市场引导棉烟种植的商品化

(二)、中部市场民间谋生渠道的拓宽

(三)、东部市场与其他沿海市场的融合

三、清前期山东区域市场格局变迁的特点

(一)、市场整体发展程度的局限

(二)、官方和民间活动的影响

(三)、思想意识领域的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及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别,在山东省内可以划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区域商品市场.清朝初期,西部区域市场凭借其便利的河运优势,转运贸易较为兴盛.朝廷的海禁政策,使海运业务难以拓展,极大限制了东部区域的市场活动.而山东中部区域由于缺乏优势条件,商品市场步伐发展滞后.本文共分以下三个部分加以论述. 一、清前期山东的区域商品市场格局正在处于变迁过程中.山东西部区域的转运市场由于受到地方官府的高关税以及河运优势减弱等因素的影响,渐渐地造成本区域内的转运市场经营状况较过去退步,而本区域内部的棉产地市场比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烟草产地市场也应运而生.在清前期逐步兴起的棉布、陶瓷、琉璃制品及丝织品手工业市场成为中部区域市场的一大亮点.康熙中叶海上航线的开通后,促进山东东部区域市场的发展,不但摆脱了昔日落后局面,还显示出欣欣向荣之势. 二、清前期山东区域市场格局的变迁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西部棉烟产地市场在当地的社会生产和同常生活中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大,既导致商品性农业生产趋势进一步加深,又引起棉烟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这样的新问题显现出来.中部市场繁荣后,当地民众通过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获得新的谋生方式,不必象过去那样完全依靠种植农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不均的矛盾.东部市场则融入沿海大市场网络,与江浙、闽粤及东北市场保持密切地交流联系,摆脱了原先封闭孤立的状态. 三、清前期山东区域市场格局变迁的若干特点.第一,其市场格局整体上还需完善,市场上流通商品主要是农产品,自身手工业商品的供给不足.此外,一些偏僻地区的市场还很萧条.第二,官方政策、民间行为与区域市场的兴衰变化之间有较多的联系,官府倡商和民间开办义集等活动促使市场活跃起来,而牙行勒索等人为干扰则压制市场正常经营.第三,中东部区域民众在市场上的交流实践活动,引发民问思想意识出现变革,逐步抛弃崇本抑术的旧观念,以经商为业者大大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