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髋臼骨折的治疗(附33例临床报告)
【6h】

髋臼骨折的治疗(附33例临床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ERTIFICATE and DECLARATION

Surgical treatment of displaced acetabular fracture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s functional outcome: Astudy on 33 cases

Introduction

Aims and Objectives

Patients and Methods

Observations and Results

Discussion

Conclusions

Pictures

References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etabular fractures: Review of Literature

Background

Surgical Anatomy

Pathophysiology

Radiographic Anatomy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urgical approaches

Conclusion

References

Abbreviations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髋臼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随着社会经济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临床日益常见。目前,对于有移位的髋臼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因髋臼解剖结构特殊,部位深在,其周围重要的器官组织较多,并且髋臼骨折类型多种多样。这些因素对于骨折部位的显露、复位方式以及固定方式选择,都会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由于髋臼骨折多伴发有颅脑、胸腹联合损伤及多发性骨,常常使手术错过最佳时机。所有这些因素都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疗效。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随访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手术治疗的33例髋臼骨折,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以探讨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从而指导进一步治疗。 方法:收集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俯属医院住院的33例髋臼骨折病人,所有病人均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本组病人一般资料,男27例,女6例;年龄21-69岁,平均40.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7例,高处坠落伤9例,重物压砸伤7例;合并伤:坐骨神经损伤3例,脊柱骨折2例,颅脑损伤1例,胸部损伤2例。骨折类型(髋臼骨折的Letournel和Judet分型):后壁骨折8例,前壁骨折2例,前柱骨折5例,后柱合并后壁骨折4例,横形合并后壁骨折5例,T形骨折7例,完全双柱骨折2例。20例行CT检查,其中16例术前行螺旋CT三维重建。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进行随访,采用Matta功能评定标准:疼痛、行走、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各为6分,优为18分,良为15-17分,可13-14分,差为小于13分。随访时嘱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按X线评价标准了解骨折愈合及有无股骨头坏死、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果:33例病人全部得到随访,采用Matta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18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75.8﹪。按X线评价标准评价结果,22例优,6例为良,3例为一般,2例为差。优良率为84.8﹪。术后浅表感染1例,经换药后伤口愈合。按“王钢改良式延伸髂股入路”显露的一例,术后发生皮瓣切缘2cm宽皮肤坏死,经游离皮片移植后治愈。坐骨神经损1例,经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三个月后恢复。无血管损伤,术中输血200-3500ml,随访时间3月~3年,发生股骨头坏死3例,异位骨493例,畸形愈合1例,伤性关节炎12例,无骨折不愈合。 结论:1、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合并症和术者的经验以及手术复位的难易程度四方来决定面。2、螺旋CT加三维重建对明确髋臼骨折的分型、制定手术计划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改良的延伸髂股入路,可以较好的暴露骨折部位,使复位及固定变得简单易行,但仅适用于陈旧骨折和复位困难的病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