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同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疫苗诱导小鼠抗肺癌血管内皮细胞免疫效应研究
【6h】

同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疫苗诱导小鼠抗肺癌血管内皮细胞免疫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同种bEnd.3细胞疫苗诱导小鼠抗肺癌血管内皮细胞免疫效应

第一章同种bEnd.3细胞的培养及疫苗制备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第二章 同种bEnd.3疫苗诱导小鼠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免疫效应检测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第三章 同种bEnd.3疫苗诱导小鼠对宫颈癌U14肺转移癌的免疫反应检测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同种bEnd.3细胞抗原致敏DCs诱导小鼠抗肺癌血管内皮免疫效应

第一章小鼠bEnd.3抗原制备和小鼠骨髓源DCs培养及鉴定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第二章负载bEnd.3抗原的DCs对体外增殖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第三章bEnd.3抗原负载的DCs疫苗诱导小鼠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免疫效应检测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综述 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生物治疗进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居癌症之首。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我国肺癌的死亡率上升了111.85%。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和放疗,但转移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这也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原因,因此,研究新的肺癌治疗方法显得非常必要。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肿瘤生物治疗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以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它主要通过调动或增强机体内部固有的抗肿瘤能力来抑制肿瘤生长,可以避免当前肿瘤治疗模式的严重不足之处,展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肺癌的靶向治疗是生物治疗的一种模式,目前已有研制成功和上市的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大多是一些单克隆抗体制剂,包括Iressa、Tarceva、Veenat、Sutent和Sorafenib Nexavar等,基本上也都是靶向肿瘤血管上的特异性蛋白分子。虽然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肺癌的生长,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它们的疗效不尽人意。长期使用单克隆抗体还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价格昂贵,这些都限制了它们的临床使用。
   以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的主动免疫治疗维持的时间较长,无需频繁的反复给药;且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或细胞免疫反应副作用较小,所以诱导抗肿瘤血管的主动免疫效应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处于活跃增殖状态,其细胞膜上表达多种与细胞增殖相关的特异性蛋白分子,是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相关抗原,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Ⅱ)、整合素av(CD51)、组织因子、Endoglin(CD105)等,这些蛋白分子在体内静止期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却不表达。研究表明,利用体外培养的增殖活跃的异种血管内皮细胞制备疫苗,可以成功打破免疫耐受,诱导抗肿瘤血管生成。近来,用异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和DNA分子疫苗相关研究较多,以同种蛋白和DNA分子疫苗也有报道,但由于引起的超敏反应、单一靶点的治疗效果的局限性,备受争议,寻找多靶点治疗且副作用少的主动免疫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本研究对来源于微血管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进行体外培养,制备疫苗,免疫小鼠并观察其对肺癌皮下移植瘤、肺转移癌的抗肿瘤效应。另一方面,本研究应用小鼠bEnd.3制备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观察其诱导的体内外特异性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免疫反应,并初步探索其机制,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抗肿瘤血管治疗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来源于大的静脉血管,多项研究报道异种HUVEC有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用异种HUVEC和同种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作对照,来观察不同来源的两个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第一部分同种bEnd.3细胞疫苗诱导小鼠抗肺癌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效应。
   第一章同种bEnd.3细胞的培养及疫苗制备。
   第二章同种bEnd.3疫苗诱导小鼠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免疫效应检测。
   第三章同种bEnd.3疫苗诱导小鼠对宫颈癌U14肺转移癌的免疫效应检测。
   第二部分同种bEnd.3细胞抗原致敏DCs诱导小鼠对肺癌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效应。
   第一章小鼠bEnd.3抗原制备和小鼠骨髓源DCs培养及鉴定。
   第二章负载bEnd.3抗原的DCs对体外增殖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第三章 bEnd.3抗原负载的DCs疫苗诱导小鼠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免疫效应检测。
   结论:
   1.同种小鼠bEnd.3细胞疫苗和负载小鼠bEnd.3抗原的DCs疫苗可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和小鼠宫颈癌U14肺转移癌的生长和转移,延长了小鼠生存期,预防组抑瘤效果优于治疗组。
   2.抑瘤效应机制是在体内诱导形成靶向增殖血管内皮细胞的CTLs,诱导产生了抗VEGFR-Ⅱ抗体、抗Endoglin抗体和抗整合素av抗体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相关抗体,诱导了抗肿瘤血管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的生长。
   3.内皮细胞疫苗能延长伤口愈合时间,但不影响其最终愈合。
   4.同种bEnd.3疫苗和异种HUVEC疫苗均能诱导抗肿瘤血管的主动免疫反应,二者抑瘤作用无明显差异。
   5.bEnd.3的两种疫苗形式之间的抑瘤作用有差异,整个血管内皮细胞疫苗较负载血管内皮细胞抗原的DCs疫苗似乎更有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