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VWF与ACS的相关性及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6h】

VWF与ACS的相关性及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主要英文缩写词

前 言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目前尽管进行了再灌注和优化的药物治疗,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显示出异常的心肌灌注,导致梗死面积扩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和存活率减少。内皮细胞激活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在ACS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反映急性内皮损伤极为特异性的炎症因子,大量的研究表明,血浆VWF水平增高是AC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药物,除了降脂外,还有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抗氧化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1,观察VWF在健康人群、稳定型心绞痛和ACS患者中不同的表达程度以评价VWF与ACS的相关性;2,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VWF的抑制作用,以寻求一种新的、具有潜在价值的治疗ACS的思路。
   方法:
   共入选110例研究对象:2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30例ACS患者(ACS组)、30例使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ACS患者(H组);ACS组和H组分别于入院时和一周后共抽血两次,对照组和SA组于入院时抽血一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ke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血浆VWF水平。
   结果:
   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浆VW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ACS组和H组之间血浆VW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ACS组和H组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血浆VWF水平显著升高(P<0.05);
   2.ACS组一周后血浆VWF水平与入院时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H组一周后血浆VWF水平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
   结论:
   1.在一般人群中,血浆VWF水平只是一个很弱的冠心病预测指标;
   2.血浆VWF水平升高是ACS发生的标志物,VWF在ACS的进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使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ACS患者的血浆VWF水平,具有内皮保护作用,而且其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