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6h】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思路

1.4 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失地问题

2.2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现状

2.2.1 消费支出增加,生活状况变差

2.2.2 失地农民失业现象严重

2.2.3 失地农民失去生活保障

2.2.4 失地农民身份尴尬

2.3 解决失地农民权益受损问题的紧迫性

3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3.1 城乡二元结构与失地农民权益受损

3.2 农地征收制度与失地农民权益受损

3.2.1 农地所有权主体虚置

3.2.2 征地范围界限模糊

3.2.3 农地征收程序不规范

3.2.4 农地征用补偿安置不合理

3.3 政府不当行为与失地农民权益受损

3.3.1 政府“角色错位”

3.3.2 政府“角色越位”

3.3.3 政府“角色缺位”

3.4 征地救济程序缺陷与失地农民权益受损

3.4.1 信访救济制度不完善

3.4.2 行政复议救济功效有限

3.4.3 司法救济制度不健全

3.5 失地农民自身原因导致权益受损

3.5.1 失地农民自身素质

3.5.2 失地农民组织化程度过低

3.6 利益表达机制不畅与失地农民权益受损

3.6.1 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及构成要素

3.6.2 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不畅的原因及表现

4 加强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4.1 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

4.1.1 工业反哺农业

4.1.2 建议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4.1.3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素质

4.1.4 加强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完善再就业机制

4.2 完善农地征收制度

4.2.1 完善农地产权制度

4.2.2 严格控制征地规模

4.2.3 规范征地程序

4.3 规范政府征地行为,正确定位政府角色

4.3.1 建立征地责任追究制度

4.3.2 发挥政府主体作用

4.4 成立农民协会,加强舆论监督

4.4.1 成立农民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4.2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加强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的耕地被征收,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创业无钱”的新型弱势群体。与此同时,土地所有权制度、征地补偿制度等却没有得以及时的完善,加上司法体制不同程度的“失守”,信访制度的缺陷,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整体较低、拥有社会资源较少等原因,使得失地农民这个特殊群体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进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全国各地因失地农民权益受损而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论文采用利益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对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提出了一个解决当前失地农民权益受损问题的政策性框架。
   除导论外,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当前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生活质量不如以前,消费支出增加,再就业困难,身份尴尬等;
   第二部分,对造成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进行了多维度的探析,主要原因有农地产权制度、补偿安置制度、信访制度等存在缺陷,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利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政府行为不当,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
   第三部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充分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维护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些许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