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
【6h】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课题来源

1.4 国内外居住区节地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1.4.1 国内居住区节地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1.4.2 国外居住区节地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2 节地型居住小区的基本内容研究

2.1“节地型居住小区”的基本涵义

2.2 节地型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3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外在条件

2.3.1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条件

2.3.2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职能,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2.3.3 房地产开发商开发观念的更新

2.3.4 住房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

2.3.5 科学技术的支撑

3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技术措施之宏观层面研究

3.1 城市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3.2 合理规划城市居住用地

3.2.1 相对集中布置城市居住用地

3.2.2 确定合理的城市总体居住用地面积

3.2.3 优化居住用地结构配比

3.3 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

3.3.1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与节约用地

3.3.2 住宅群体空间组合与节约用地

3.4 加强对居住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3.4.1 开发居住小区地下空间的必要性

3.4.2 开发居住小区地下空间的难点及现状

3.4.3 对居住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议

3.5 节地型居住区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4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技术措施之微观层面研究

4.1 控制住宅套型建筑面积,发展中小户型

4.1.1 我国城镇住房体制和住房面积发展之路

4.1.2 控制住宅套型建筑面积,大力发展中小户型

4.1.3 加强对中小户型各功能空间的适应性设计

4.1.4 优秀中小适应性户型平面实例及分析

4.2 增加住宅层数可有效节约用地

4.3 控制住宅层高有利于节约用地

4.4 减小日照间距可有效节约小区内的住宅用地

4.5 小面宽大进深的住宅户型的节地性能优势

4.5.1 小面宽大进深户型有利于节约用地

4.5.2 不同形式的大进深户型节地研究

4.6 发展居住综合体的居住模式

4.6.1 居住综合体的定义及实例

4.6.2 城市居住综合体的主要特征

4.6.3 发展城市居住综合体的意义

5 结语

6 中外文参考文献

7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中土地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尖锐,尤其是日益增加的居住用地需求量。截止到2007年年底,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547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5937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4.94%,城市人口密度达到2104人/平方公里。而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4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强,人均耕地约1.2亩,是世界人均数5.5亩的21.8%。因此,我国未来住宅建设必须在现有的有限的资源环境下发展,控制住宅建设规模,大力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在有限的土地上解决更多数人的居住问题。
   本文进行的“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不仅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节地型居住小区的基本涵义、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外在条件及节地型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从宏观层面研究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合理规划城市居住用地、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和加强对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共四个方面。
   (3)从微观层面研究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住宅套型建筑面积,发展中小户型、增加住宅层数可有效节约用地、控制住宅层高有利于节地、减小日照间距可有效节约小区内的住宅用地、小面宽大进深住宅的节地性能和发展居住综合体的居住模式,共六个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