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的特征研究
【6h】

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的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言

1.1 选题意义、目的

1.2 相关研究概况

1.3 相关问题的说明

1.3.1 土木结构建筑的概念

1.3.2 研究的时空范围

2 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特征的发展演变

2.1 建筑材料特征的发展演变

2.1.1 天然材料

2.1.2 人工材料

2.2 平面特征的发展演变

2.2.1 单体建筑柱网的演变

2.2.2 整体院落的演变

2.2.3 中轴对称、尚中的意识

2.3 立面特征的发展演变

2.3.1 基础部分

2.3.2 屋身部分

2.3.3 屋顶部分

2.4 结构方式的发展演变

2.5 装饰特征的发展演变

3 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特征发展演变的原因分析

3.1 技术原因分析

3.1.1 建筑工具因素

3.1.2 防潮技术因素

3.1.3 防火技术因素

3.1.4 制陶等其他技术的影响

3.2 自然环境原因

3.2.1 对建筑选材的影响

3.2.2 对建筑平面布局的影响

3.2.3 对立面形制的影响

3.3 社会历史原因

4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土木结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在中国建筑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独特的建筑技术、文化意蕴,代表了东方建筑体系的灿烂成就,是一笔珍贵的遗产。
   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特征的发展演变,表现在建筑材料、平面结构、立面构成、木构架及屋面装饰等方面:
   建筑材料方面,以土、木为最早且一直为主,兼用陶砖瓦石以及金属等;
   平面组织方面,单体建筑柱网结构经历了由门柱发展到中心柱、再到中心柱与承重柱并立,最后形成纵横对称的“间”、“架”单位。群体建筑院落从单体复杂建筑中分离而来,经历了室廊结合、室廊庭结合、室廊庭庑结合、室廊庭庑塾结合的“回”字形院落、“日”字形四合院等几个发展阶段。
   立面构成方面,分为基础部分、屋身部分、屋顶部分。基础部分经历了不加工、少加工、多层铺垫、地面夯筑、高台夯筑几个阶段;屋身部分经历了穴壁、木骨泥墙、夯土墙、版筑墙几个阶段,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日渐分离;屋顶部分的斗拱可能源于商代、至周代已经成为重要的承托屋架的构件,屋顶则经历了屋盖、人字形屋檐、多样式屋顶等几个阶段,商代已经出现四阿重屋。
   木构架方面,根据一些典型遗迹分析柱、椽、檩、梁等木构架部件的产生于相互联系。裴李岗时期产生了椽与柱,柱由椽演化而来,仰韶时期产生了檩和梁,抬梁式构架由此发源。梁柱之间联系方式从绑扎逐渐发展为绑扎与榫卯技术结合。
   屋面装饰方面,仰韶时期就开始在建筑上进行装饰,夏代已然木构件上施以彩绘,周代建筑对色彩的施用有了等级分化。
   至迟到周代,中国古代土木结构建筑的基本特征在黄河流域已经基本完备。
   技术的连续发展对土木结构建筑特征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木作工具和土作工具是采伐和加工土材与木材的保证,防潮、防火等实用及礼仪的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在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的同时,影响建筑特征的形成,柔韧的木梁柱结构又造就了独特的外观形象,制陶技术等其他技术也间接地对建筑发展产生作用。
   另外,自然环境为建筑选材提供便利的条件,气候变化对建筑平面、立面布局有重要影响。生产力发展、战争、等级制度等历史因素和“天人合一”、人本位等思想因素也对建筑特征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