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党群关系研究
【6h】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党群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关系,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执政的核心问题。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对于现阶段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党群关系方面的主要思想开始论述,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革命的需要使得共产党要不断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列宁也同样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和反对特权腐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一切工作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提出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工作的领导方法;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形势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到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党群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其次通过苏联在党群关系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启示,总结出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没有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再次,通过描述党群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说明了现阶段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现阶段我国党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通过每一项问题找出每一项所对应的原因,如贫富差距扩大,特别是广大工农群众弱势化、边缘化的原因在于改革中没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观念偏离科学发展观导致发展改革的成果没有共享;个别党政干部的官僚腐败及特权问题严重,原因在于政治改革滞后,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下降,原因在于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
   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对策,分别对照前面的问题和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二,加快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以形成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权力监督机制;第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基层党组织发展工作中的难点,吸收各阶层优秀分子入党,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
   通过这三个部分对党群关系从理论到问题,从问题到原因,再到对策的详细分析,承上启下,衔接成为一个整体。得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下,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