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化指标及SF-36量表评估结果的影响
【6h】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化指标及SF-36量表评估结果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縮略词对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血液净化技术作为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手段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血液透析技术的局限性及患者的经济条件及患者的依从性差,仍不能达到预期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通过分析患者的生化指标及生存质量指标,从而选择一种有效的血液净化方式,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使生存率明显的提高。
  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净化的12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组、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 HDF)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 HFHD)组,每组各40例。2.生化指标的检测采集各组血液净化前和净化治疗后的静脉血,常规进行血红蛋白、血钙、血磷(P)、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甲状旁腺素(PTH)的检测。3.SF-36量表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详细记录各组患者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I)、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
  结果:1.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血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变化: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治疗前三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治疗后HFHD组红蛋白含量显著增高,与H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2.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的变化:三组患者透析治疗前血浆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6个月治疗后HFHD组血浆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HD组和HD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血钙、血磷含量的变化: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血钙、血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6个月血液透析治疗后HFHD组、HDF组血钙含量显著增高,血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的变化:三组患者在透析治疗前,甲状旁腺素含量无显著差异。6个月治疗后,HFHD组、HDF组甲状旁腺素含量显著低于HD组(P<0.05),HD组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5.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含量的变化:三组患者透析治疗前、后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三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治疗后HFHD组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及HD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7.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的变化:透析治疗后三组患者高血压、肌肉痉挛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不同。HFHD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HDF组次之,HD组最高(P<0.05);低血压、心律失常、凝血和出血症状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8.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SF-36量表评分结果的变化:透析治疗前三组的统计评分无显著差别,HFHD组SF-36量表中的六项评分PF、RP、BP、GH、RE、MH均比其他两组高。
  小结:1.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大致相当,同样都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2.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对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好于常规血液透析。3.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中分子物质清除的效果好于常规血液透析。4.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常规血液透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