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问题研究
【6h】

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我国民间金融由来已久,并在全国各地广泛存在,规模庞大,形式多种多样。改革开放以来,民间金融市场异常活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突出,特别是解决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对我国民营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近年来随着民间金融的发展壮大,其自身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显著,特别是2011年,温州爆发民间借贷危机,随后,国家制定和实施了诸多政策措施来规范民间金融市场,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宣布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民间金融问题成为当前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
   民间金融长期处于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当局监管及控制之外,而且未得到现有法律法规和其他形式的认可及保护,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问题,而又得不到引导和规范,对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蕴藏了极大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社会的稳定。民间金融该何去何从,应该怎样对其监管,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从“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问题研究”出发,首先详细阐述了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民间金融无论从机构数量或是贷款存量金额都急剧上升,并且呈现区域差别性、参与主体多样性、资金来源广泛性、手续简便灵活性、利率高且弹性大以及日渐阳光化和透彻化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民间金融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问题,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引导和规范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我国民间金融监管制度的演变过程,根据当时的制度和经济环境,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1949~1953年废止、提倡和取代阶段,1954~1978年绝对禁止阶段,1979~1995年制度约束较为宽松阶段,1995~2005年严格管理甚至取缔阶段以及2005年至今虽有限制但出现松动阶段。但是现阶段,我国民间金融监管存在着许多缺陷,通过分析和借鉴美国、孟加拉国和台湾地区对当地民间金融监管的经验,最后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和民间金融发展现状提出以下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完善民间金融之法律法规,明确民间金融之监管主体,实行差别化监管,放宽市场准入以及严格市场退出,建立民间金融风险控制的配套机制,如存款保险机制、信息收集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