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肝细胞生长因子和c-Me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肝细胞生长因子和c-Me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1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半定量RT-PCR数据

3.2 免疫组化结果

3.3 三种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相关性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一

综述二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盆腔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是来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的一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女性子宫恶性肿瘤2%-3%,其病理组织类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最常见,近几十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呈上升趋势,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相对高一些。
   在2009年,医学研究者stein报道发现了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incoloncancer-1,MACC1),它可通过调节HGF/MET信号转导途径,在结肠癌转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它是一个在肿瘤中表达的预示转移形成和免疫逃逸的独立因子。该基因编码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MACC1能够促进肝细胞生长因子介导的结肠癌细胞在体外培养阶段的分散以及在鼠模型中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在MACC1突变体(缺乏SH3或是富含脯氨酸的结构域)的癌细胞中这些特殊表现消失。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5例)、单纯性增生内膜组织(25例)、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25例)以及子宫内膜癌组织(39例)中中MACC1、HGF、MET基因的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CC1蛋白、HGF蛋白及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CC1蛋白、HGF蛋白、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肌层浸润、组织分级、有无淋巴转移、有无复发等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分析三种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同时探索三者与子宫内膜癌发展进程是否存在联系,试图进一步了解子宫内膜癌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寻求利于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降低复发率的临床生物指标。
   目的:
   通过检测在四种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MACC1、HGF、MET基因的mRNA及其编码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三项指标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三种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是否存在关联,试图进一步了解子宫内膜癌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寻求利于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降低复发率的临床生物指标。
   方法:
   1.分别对3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因子宫良性疾病(无生育要求的CINIMII)行子宫切除、功血诊刮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5例,以及因功血诊刮的单纯性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各25例中MACC1、HGF、MET基因的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采用方法为半定量RT-PCR,分析四种组织中MACC1、HGF、METmRNA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
   2.分别对3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因子宫良性疾病(无生育要求的CINⅡ-Ⅲ)行子宫切除、功血诊刮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5例,以及因功血诊刮的单纯性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各25例中MACC1蛋白、HGF、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同时比较MACC1蛋白、HGF蛋白、c-Met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三种蛋白表达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3.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MACC1、HGF、MET基因的mRNA在各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间的比较采用LSD法,MACC1、HGF和C-Met三者的表达与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水平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son秩相关系数。检验标准为双侧α=0.05,当P<0.05时视为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时α=0.05/m(m为两两组合总数)。
   结果:
   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单纯增生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CC1基因mRNA的表达量依次为0.015±0.051、0.019±0.061、0.042±0.050、0.216±0.062,HGFmRNA的表达量依次为0.021±0.034、0.023±0.026、0.043±0.038、0.134±0.054,MET基因mRNA的表达量依次为0.023±0.041、0.025±0.042、0.103±0.054、0.172±0.044。
   2.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CC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单纯增生及正常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1,P2=0.001,P3=0.001,P均<0.008);而不典型增生组与单纯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内膜组以及正常组与单纯增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934,P2=0.670,P3=0.731,均>0.008)。
   3.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GF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单纯增生及正常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P2=0.000,P3=0.0075,P均<0.008);而不典型增生组与单纯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内膜组以及正常组与单纯增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1.000,P2=0.876,P3=0.890,P均>0.008)。
   4.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ET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单纯增生及正常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1,P2=0.000,P3=0.005,P均<0.008);而不典型增生组与单纯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内膜组以及正常组与单纯增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974,P2=0.859,P3=0.627,P均>0.008)。
   5.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单纯增生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以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CC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0%、12.0%、36.0%、64.1%,HGF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0%、8.0%、32.0%、61.5%,c-Met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0%、16.0%、44.0%、69.2%。
   6.四种内膜组织中MACC1蛋白阳性表达率总体分布不同(x2=28.629,P=0.000<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CC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单纯增生及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00,P2=0.000,P<0.008),与不典型增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8>0.008)。不典型增生组与单纯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内膜组以及单纯增生内膜与正常内膜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47,P2=0.017,P3=1.000,P>0.008)。
   7.四种内膜组织中HGF蛋白阳性表达率总体分布不同(x2=35.113,P=0.000<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单纯增生及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00,P2=0.000,P<0.008),与不典型增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81>0.008)。不典型增生组与单纯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内膜组以及单纯增生内膜与正常内膜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34,P2=0.010,P3=1.000,P>0.008)。
   8.四种内膜组织中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总体分布不同(x2=31.013,P=0.000<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单纯增生及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00,P2=0.000,P<0.008),与不典型增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5>0.008)。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内膜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8)不典型增生组与单纯增生组、单纯增生内膜与正常内膜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31,P2=0.663,P>0.008)。
   9.MAC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P=0.002)、肌层浸润深度(P=0.024)和有无淋巴结转移(P=0.013)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分级及有无复发无关。
   10.H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P=0.001)、肌层浸润深度(P=0.001)和有无淋巴结转移(P=0.045)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分级及有无复发无关。
   11.c-Me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P=0.001)、肌层浸润深度(P=0.001)和有无淋巴结转移(P=0.045)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分级及有无复发无关。
   12.经Spearson相关性检验,在内膜癌中MACC1蛋白的异常高表达与HGF和C-met蛋白的异常高表达呈正相关(r=0.525,P=0.000;r=0.393,P=0.008),HGF蛋白与C-me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34,P=0.027)。
   结论:
   1.MACC1、HGF、c-Met蛋白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过程。
   2.MACC1可能通过HGF/c-Met通路促进子宫内膜癌的进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