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新资助体系下的诚信问题研究
【6h】

高校新资助体系下的诚信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综述

2.1 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2.2 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基本情况

2.2.1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2.3 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建立的意义

2.4 我国新资助体系的特征

2.5 高校新资助体系的变化

2.5.1 资助方式呈多样化

2.2.5 新资助体系资助力度增强

2.5.3 高校新资助体系功能定位明确

2.5.4 新资助体系的强化政策导向作用显著

3 高校新资助体系下学生诚信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高校新资助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1 新资助体系中资助面过广,执行力度不够

3.1.2 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3.1.3 勤工助学岗位单一

3.1.4 贫困生认定过程缺乏标准和监督

3.2 新资助体系下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3.2.1 资格认定过程中的弄虚做假

3.2.2 评选过程中拉帮结派

3.2.3 评选过程中互相排挤,引发诚信危机

3.2.4 助学贷款中的骗贷、恶意逃贷

3.2.5 获得资助后,高消费资助金

3.2.6 其他资助方式中的诚信缺失

3.3 新资助体系下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3.3.1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3.3.2 高校诚信教育薄弱

3.3.3 大学生自身修养的不高

3.3.4 家庭在学生诚信教育中知行脱节

3.3.5 信用评价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的不健全

4 高校新资助体系下诚信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4.1 完善资助体系法律建设

4.2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诚信社会

4.2.1 完善高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制度的建设

4.2.2 健全贫困生认定的相关制度

4.2.3 建立贫困生调查、公示、反馈制度

4.2.4 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4.3 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加强诚信管理

4.3.1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4.3.2 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估机制

4.3.3 建立严厉的奖惩机制

4.3.4 建立有效的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

4.3.5 建立信用监督管理机构

4.4 高校新资助体系下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4.4.1 诚信与诚信教育

4.4.2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4.4.3 高校新资助体系下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4.5 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4.5.1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

4.5.2 创新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路

4.5.3 创造良好校园信用环境

4.6 发挥家庭诚信教育

4.7 加强社会对高校诚信教育的导向作用

4.8 加强自我诚信教育,提高道德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数量的增加,高校贫困生上学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稳定、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为确保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保障特困生不因贫困而荒废学业,确保社会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逐步建立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我国高校资助体系是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等多种形式。新资助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诚信问题,如:贫困生评选弄虚作假、评选过程中互相排挤、助学贷款中的骗贷、恶意逃贷获助后“变脸”,高消费资助金等。本文探讨了高校资助体系下诚信缺失的现象,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诚信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综述,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的特征和变化。第二部分,高校新资助下学生诚信问题及原因分析,从高校新资助体系实施过程,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分析了新资助体系下诚信缺失的原因。第三部分,高校新资助体系下诚信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从完善资助体系法律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等入手解决资助体系下的诚信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