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评析
【6h】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评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重点和创新点

1.4.1 本文重点

1.4.2 本文创新点

2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脉络及改革的时间界定

2.1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

2.1.1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1945~1956年)

2.1.2 持续推进和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1957~1990年)

2.1.3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探索和发展时期(1990至今)

2.2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时间界定

3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背景

3.1 改革的国际背景

3.1.1 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

3.1.2 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榜样作用

3.1.3 韩国快速发展给朝鲜的压力

3.2 改革的国内背景

3.2.1 朝鲜逐渐恶化的经济形势

3.2.2 连续的自然灾害,粮食严重短缺,人民生活困顿

3.2.3 朝鲜劳动党治国理念和方针发生变化

4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历程和内容

4.1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发展历程

4.1.1 金日成指导下的改革

4.1.2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4.2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内容

4.2.1 大力发展农业、解决粮食危机

4.2.2 发展对外贸易、实行对外开放

4.2.3 改善经济管理方法,调整对外政策

5 朝鲜社会主义改革的特殊意义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5.1 朝鲜社会主义改革的特殊意义

5.1.1 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一种新探索

5.1.2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

5.1.3 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朝鲜的国内经济

5.1.4 有利于朝鲜半岛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

5.2 朝鲜社会主义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5.2.1 经济改革与党的建设并重

5.2.2 经济改革与思想文化建设同举

5.2.3 经济改革中注重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5.3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5.3.1 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是朝鲜进行经济改革的保证

5.3.2 转变思想观念是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前提

5.3.3 发展和完善民主制度是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朝鲜作为曾经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受苏联体制的影响。在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苏联模式的固有弊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朝鲜失去了原有的依赖和市场,加上国内连年的自然灾害,经济一度陷入崩溃的边缘。为了遏制经济不断衰退的局势,促进经济的发展,朝鲜开始酝酿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朝鲜社会主义改革是在朝鲜内外交困的背景下产生的。应该说这种改革是被动的、谨小慎微的,它主张在不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以变革经济管理体制和方式为手段,合理吸收市场经济有益成分,并谨慎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来推动朝鲜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长期以来,人们对朝鲜经济改革的成果多有质疑,朝鲜的发展之路也多受非议,加上朝鲜自身的封闭和不透明,这种质疑和非议愈加明显和强烈。
   因此,探究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发展道路,还原朝鲜的本来面目,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利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优势,尊重历史和事实,并以朝鲜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在梳理朝鲜社会主义改革的背景,历程和内容的基础上,来揭示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特殊意义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思路、方法等,并对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涵义进行阐述,来清晰地介绍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方式和道路。文章第三部分主要是在详细梳理朝鲜经济基本脉络的前提下,明确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时间,为接下来的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接着阐述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国内背景,指出其进行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历程和内容。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着重介绍朝鲜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特殊意义及带给我们的启示,从历史和宏观的角度对朝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给予客观评价,并指出朝鲜在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经验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著录项

  • 作者

    王振伟;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董克汨;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731.2;
  • 关键词

    朝鲜; 社会主义; 经济改革; 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