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233例生殖异常与371例发育异常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6h】

2233例生殖异常与371例发育异常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 实验方法

结果

1 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情况

2 不良孕产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

3 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

4 无精弱精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

5 原发性闭经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

6 发育异常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情况

7 常染色体异常核型

8 性染色体异常核型

9 染色体多态性核型

讨论

1 染色体异常核型

2 常染色体异常核型

3 性染色体异常核型

4 染色体多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闭经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
  生殖异常是患者进行遗传咨询时最多见的指征,包括胚胎停止发育、妊娠胎儿丢失、死胎、死产、畸形儿或智力低下儿以及不孕不育等。发育异常是指出生缺陷和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出生缺陷是指孩子出生时就存在的胎儿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异常或代谢缺陷所致的异常,形态结构异常表现为先天畸形,如无脑儿、脊柱裂、兔唇、四肢异常等,生理功能和代谢缺陷常导致先天性智力低下、聋、哑等异常。第二性征异常者,见于女性,如身材矮小、原发闭经、性腺发育不良等,见于男性,如阴茎伴尿道下裂,小睾丸等。引起夫妻双方生殖异常、发育异常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即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异常很容易造成基因的异常,进而影响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形成一些遗传性疾病。染色体异常即染色体核型异常,主要包括常染色体异常、性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多态性,这三类染色体核型异常是染色体病形成的根本原因。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的生殖异常及发育异常患者共2604例。包括不良孕产史患者1803例,其中男性患者889例(年龄为21-51岁),女性患者914例(年龄为20-43岁);不孕不育患者341例,其中男性患者176例(年龄为19-59岁),女性患者165例(年龄为19-41岁);男性无精弱精症患者71例(年龄为18-45岁);原发性闭经患者18例(年龄为18-29岁),社会性别均为女性;发育异常患者371例(年龄为1天-17岁),其中男性患者225例,女性患者146例。所有收集的患者均做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研究方法:
  本实验采用的技术为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技术,染色体显带技术采用的是G显带。
  结果:
  对前来医院进行遗传咨询的2604例患者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具有染色体异常核型患者共249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9.6%(249/2604)。其中不良孕产患者1803例,具有异常核型患者89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9%(89/1803);不孕不育患者341例,具有异常核型患者52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5.2%(52/341);无精弱精症患者71例,具有染色体异常核型患者25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35.2%(25/71);原发性闭经患者18例,具有染色体异常核型患者4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2.2%(4/18);发育异常患者371例,具有染色体异常核型患者79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1.3%(79/371)。在所有检出的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异常共91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36.5%(91/249);性染色体异常共34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3.7%(34/249);染色体多态性核型共124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9.8%(124/249)。
  结论:
  1、发现2例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一例与自然流产相关,另一例可能与呼吸道疾病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有关。
  2、生殖异常和发育异常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说明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生殖异常和发育异常关系密切。
  3、常染色体异常核型中,染色体平衡易位核型占常染色体异常核型比例最大,是与流产、胚胎停育以及不孕不育相关的主要异常核型。
  4、性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克氏症仍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是与男性无精/弱精子症相关的主要异常核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