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血清MCP-1、VEGF、损伤区CD34+细胞表达水平的研究
【6h】

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血清MCP-1、VEGF、损伤区CD34+细胞表达水平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神经功能评价

2 组织学观察HE染色

3 CD34+细胞检测

4 血清MCP-1水平变化

5 血清VEGF水平变化

讨论

1 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制作

2 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血清MCP-1、VEGF、损伤区CD34+细胞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创伤性颅脑损伤与CD34+细胞、VFGF、MCP-1表达水平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加强其基础研究是神经外科的重大课题。轻、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具有较大差别,损伤区域脑缺血性改变的严重程度是其预后具有较大差异的原因之一。Marshall等发现死于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中90%有缺血性改变,缺血性改变是继发性损害的主要机制。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是炎症反应重要的趋化因子,有研究表明趋化因子是参与颅脑损伤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重要因素,但是这些指标的变化与损伤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尚不确定。脑损伤区域新生血管形成是改善脑组织缺血的前提,也是重新建立神经元细胞之间突触联系功能的关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诱导血管生成最强最重要的细胞因子。CD34+细胞能增殖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局部缺血组织毛细血管网再生,参与损伤血管的修复。因此本实验欲通过检测不同程度的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血清VEGF、MCP-1的表达量和损伤区CD34+细胞表达情况的变化,研究它们与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程度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损伤区CD34+细胞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按照改良Feeney法制作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采用160只清洁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轻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每组各40只。分别于致伤后1h、3h、6h、9h、1d、3d、5d、7d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外周血血清MCP-1、VEGF的表达量;在致伤后第6h、1d、3d、7d行多聚甲醛灌注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损伤区CD34+细胞的表达情况;
  结果:
  ELISA显示轻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血清MCP-1表达量在损伤后3h开始升高,损伤后1d血清MCP-1表达量升至高峰并维持该水平至7d,重度损伤组血清MCP-1表达量明显高于轻度损伤组(P<0.05)。轻度损伤组、重损伤组血清VEGF表达量在损伤后6h开始升高,损伤后3d血清VEGF表达量升至高峰并维持该水平至7d,轻度损伤组血清VEGF表达量高于重度损伤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脑损伤区CD34+细胞表达极少,轻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损伤区均有CD34+细胞出现,重度损伤组损伤区CD34+细胞数量较轻度损伤组损伤区偏少。
  结论:
  大鼠血清MCP-1表达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血清VEGF表达量、脑损伤区CD34+细胞数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可作为评判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程度的观察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