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天性巨结肠一期根治术后早期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6h】

先天性巨结肠一期根治术后早期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早期再手术例数及早期再手术率的情况

3.2 本组临床资料的一般相关因素与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关系

3.3 先天性巨结肠临床分型的差异与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无统计学意义(P>0.05)

3.4 一期根治术的手术方式与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关系

3.5 先天性巨结肠一期根治术后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直接原因

3.6 先天性巨结肠早期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时间间距分布及其死亡率

4 讨论

4.1 粘连性肠梗阻

4.2 便秘复发

4.3 小肠结肠炎

4.4 肠粘膜脱垂

4.5 拖出肠管回缩

4.6 肠扭转

4.7 出血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治疗研究及进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神经节细胞在病变的远端肠管中先天性缺失而引起的一种常见消化道畸形[1]。确诊后,除一部分短段型HD和超短段型HD外,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2];因此关于其手术治疗的指征、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外科医生的重要研究领域。手术方式以造瘘术为辅、根治术为主,根治术的方式多种多样、亦都趋向成熟。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巨结肠患儿更加倾向于一期行根治术且其手术的成功率逐步提高、术后并发症逐渐减少;但无论何种手术方式,其术后都有部分患儿因各种原因必须再次行手术治疗。关于大宗病例先天性巨结肠一期根治术后非计划再手术的情况,国外总结、报道较多,但国内较少。本文就496例巨结肠一期根治术后早期非计划再手术的相关因素及其直接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重点论述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直接原因。
  目的:
  研究、讨论先天性巨结肠一期根治术后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相关因素及直接原因,提高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水平,努力降低一期根治术后的早期再手术率。
  材料与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资料完整的、行一期巨结肠根治术的病例496例,其中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111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312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73例。统计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相关因素,再次手术的直接原因、时间间距、再手术方式等。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早期非计划再手术的一般相关因素与再次手术的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是否满8个月)、术前合并呼吸道感染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合并小肠结肠炎、贫血、低蛋白血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分型及其一期根治术的手术方式(经肛Soave术,改良经腹Soave术)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本研究共496例,其中12例早期需再次手术、术后1例死亡,先天性巨结肠一期根治术后的再手术率为2.4%,再手术死亡率8.3%。早期再次手术原因:1例拖出结肠扭转(占8.3%);1例出血(占8.3%);1例肠管回缩(占8.3%)、1例内疝形成(占8.3%);1例黏膜脱垂(占8.3%);1例切口裂开(占8.3%);2例粘连性肠梗阻(占16.6%);2例便秘复发(占16.6%);2例小肠结肠炎(占16.6%)。
  结论:
  1.在行先天性巨结肠一期根治术的患者中,在性别、年龄(是否满8个月)、术前是否合并呼吸道感染、临床分型、一期根治术的手术方式与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无明显关系,而术前合并小肠结肠炎、贫血、低蛋白血症患儿的早期非计划再次手术率高于不合并者。
  2.先天性巨结肠(HD)一期根治术后早期再手术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术后出现了相关并发症。这既与先天性巨结肠及其手术方式的本身基本特点有关,也与手术操作者对该术式的熟悉程度、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手术、手术方式选择是否合理等因素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