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研究
【6h】

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分析

2.1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

2.2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2.3 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典型相关分析

3 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计算模型

3.1 系统协调理论基础

3.2 系统量化指标处理手段及权重确定

3.3系统协调程度计算模型构建

4 协调程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1 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综述

4.2 协调变化动态度

4.3 重心原理

4.4 标准差椭圆

5 应用实例

5.1 河南省概况

5.2河南省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典型相关分析

5.3河南省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评估

5.4河南省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5.5对策及建议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1 个人简历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加的研究课题

4 获得的荣誉奖励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资源是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不可替代的独特资源,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皆离不开水资源。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水平与生产规模的快速提升,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直接导致水资源供需平衡出现严重矛盾,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人水关系变得日益紧张。河湖水系作为水资源的主要载体,在人水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河湖水系连通战略的实施对改善人水关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研究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本文是在总结国内外关于人水关系、河湖水系连通的研究成果以及有关协调理念的基础上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分析。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和特性,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二者关联性进行分析:在定性方面从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技术支撑和作用机理分别研究二者关联性;在定量分析方面,分别构建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二者的关联分析。
  (2)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计算模型构建。首先对系统协调理论基础进行概括和总结,对匹配、协调和和谐的关系进行阐述;以客观指标采用均值化方法,主观指标采用标准化方法作为本文指标处理的手段,以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指标权重;最后构建出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程度计算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模型,通过耦合得到最终的协调程度计算模型。
  (3)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在对目前常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方法简述的基础上,选用变化动态度、重心原理以及标准差椭圆方法相结合,综合阐述协调程度的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4)将河南省作为研究区,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研究单元进行实例应用研究。运用spss、arcgis等软件进行河南省2001年、2007年和2013年的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典型相关分析、协调程度计算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