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WD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关系,基因型-表型关系和基因突变类型-青霉胺疗效关系的研究
【6h】

WD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关系,基因型-表型关系和基因突变类型-青霉胺疗效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第一章 肝豆状核变性513例流行病学研究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章 WD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与分析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章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型-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四章 肝豆状核变性不同基因突变类型青霉胺治疗分析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难治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伴随典型的铜离子代谢障碍。
  通过探讨,对研究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疾病进展、临床治疗以及预后转归有着及其重要的参考意义。近年来,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和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进行较多研究,但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型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并且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其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类型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目前尚无统一认识。
  目前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青霉胺作为铜离子螯合剂,具有疗效肯定、药源充足、廉价、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是我国目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药物之一。根据基因突变的研究结果,观察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患者使用青霉胺治疗的效果,可以为肝豆状核变性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目的:
  1.根据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按照临床分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意识,发现疾病进展的规律,对不同临床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尽早明确诊断。
  2.发现我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高频突变位点和新的基因突变位点,为建立有效地基因筛查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3.研究我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主要基因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为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
  4.探讨肝豆状核变性不同基因突变类型对应用青霉胺治疗的差别,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是否与基因突变类型有相关性,为肝豆状核变性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
  本课题共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章:肝豆状核变性513例流行病学研究
  收集我院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收集整理统计相关检验、检查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将肝豆状核变性进行临床分型,将肝豆状核变性分为肝型、脑型、其它类型、混合型。按照临床分型对该病的首发症状、性别、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24h尿铜、血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Ⅲ,PCⅢ)、层黏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collagenⅣ,CⅣ)的变化水平进行探讨。
  第二章:WD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与分析
  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神经内科就诊治疗的患者52例,均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选取50例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者,经检验24小时尿铜量、肝功能、血清铜蓝蛋白浓度、K-F环检查、腹部彩超等无异常,临床排除肝豆状核变性以及其他重大疾病。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P CR扩增,将PCR产物经Qiaquick Spin柱(德国Qiagen公司)纯化后,进行双向测序,对ATP7B基因的21个外显子及其启动子序列进行检查,查找所检样品中ATP7B基因中所存在的多态性位点。
  第三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
  选取基因测序的52例W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该研究中突变频率较高的第8外显子Arg778Leu突变、第13号外显子上Pro992Leu突变及突变类型作为基因型,将临床分型、性别、年龄、首发症状、K-F环、血清铜和铜蓝蛋白、24小时尿铜、ALT、肝纤维化血清学结果作为临床表型进行比较。探讨中国人WD患者高频基因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
  第四章:肝豆状核变性不同基因突变类型青霉胺治疗分析
  入组病例包括40例首诊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将患者分为Arg778Leu突变组和非Arg778Leu突变组,均使用青霉胺进行驱铜治疗,定期于治疗后1、3、6、12月检测: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24小时尿铜、ALT、HA、PCⅢ、LN和Ⅳ-C,探讨不同基因突变类型的治疗效果。
  结果:
  第一章:肝豆状核变性513例流行病学研究
  1.入组病例包括肝型245例(47.8%),脑型180例(35.1%),其他类型35例(6.8%),混合型53例(10.3%)。以肝症状为首发症状者为271例(52.8%),以神经系统首发症状为201例(39.2%),以其他症状为首发症状者为41例(8%)。
  2.该研究发现,肝型、脑型与其他类型相比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肝型、脑型、其他类型与混合型相比,血清铜蓝蛋白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混合型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更为明显。
  3.和脑型与混合型相比,肝型患者中血清ALT平均值显著升高(P<0.05)。
  4.HA、PCⅢ、LN、CⅣ在各临床分型间均在显著差异。其他类型的血清HA值与肝型、脑型和混合型存在显著差异;血清PCⅢ检测发现,其他类型与肝型、脑型和混合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N检测发现,脑型、其他类型、混合型和肝型相比,脑型与混合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CⅣ检测,肝型、脑型与混合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各临床分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型患者中82%的患者超声检查显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脑型、其他类型和混合型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所占比例分别为:66%、43%、68%。因此肝型患者出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第二章:WD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与分析
  1.发现62个ATP7B变异位点,其中23个为已知的致病突变位点,6个为首次发现的错义、插入和缺失突变。
  2.第8、11、12和13外显子为高频率突变热点,并且碱基替换较其他突变类型更为常见,提示我们在WD患者人群中碱基替换是主要的突变类型。其中,位于第8外显子2333G>T检出频率最高(即Arg778Leu),达到47%。13号外显子2975C→T位点突变频率达22%。
  第三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
  1.5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Arg778Leu突变患者与非Arg778Leu突变患者之间临床分型、性别、年龄、首发症状、K-F环、血清铜和铜蓝蛋白、ALT、肝纤维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Pro992Leu突变与非Pro992Leu突变患者之间临床分型、性别、年龄、首发症状、K-F环、24小时尿铜、血清铜和铜蓝蛋白、肝纤维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5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Arg778Leu突变24小时尿铜水平低于非Arg778Leu突变患者(P<0.05)。
  4.5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Pro992Leu突变患者其ALT水平低于非Pro992Leu突变组(P<0.05)。
  第四章:肝豆状核变性不同基因突变类型青霉胺治疗分析
  1.青霉胺治疗12个月后,Arg778Leu携带者24小时尿铜下降水平的更为明显(P<0.05)。
  2.青霉胺治疗12个月后,Arg778Leu突变组的Ⅳ-C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
  3.青霉胺治疗后Arg778Leu与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ALT、HA、PCⅢ和LN均未见明显相关性。
  结论:
  1.各临床分型相比ALT、HA、PCⅢ、LN、C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与临床分型显著相关。
  2.发现有62个ATP7B变异位点,其中23个为已知的致病突变位点,6个为首次发现的错义、插入和缺失突变。
  3.第8、12和13外显子为我国人群高频率突变位点。
  4.52例Arg778Leu突变24小时尿铜水平低于非Arg778Leu突变患者; Pro992Leu突变患者其ALT水平低于非Pro992Leu突变组。
  5.52例Arg778Leu突变患者与非Arg778Leu突变患者之间临床分型、性别、年龄、首发症状、K-F环、血清铜和铜蓝蛋白、ALT、肝纤维化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6.52例Pro992Leu突变与非Pro992Leu突变患者之间临床分型、性别、年龄、首发症状、K-F环、24小时尿铜、血清铜和铜蓝蛋白、肝纤维化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7.青霉胺治疗后12个月Arg778Leu突变组较非Arg778Leu突变组24小时尿铜下降的更为明显;青霉胺治疗后12个月Arg778Leu突变组较非Arg778Leu突变组Ⅳ-C的下降更为明显。
  8.青霉胺治疗后Arg778Leu突变组较非Arg778Leu突变组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ALT、HA、PCⅢ和LN的改变未见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