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5年股灾前后股市报道研究——以《中国证券报》为例
【6h】

2015年股灾前后股市报道研究——以《中国证券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方法

第二章 《中国证券报》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股市报道历程

一 股市报道的定义及其历程

二 信息披露制度和官方指定信批媒体

第二节 《中国证券报》发展历程

一 《中国证券报》的历史渊源

二 《中国证券报》的现状及内容特点

第三章 2015股灾前后报道内容分析

第一节 事件背景:股灾始末

第二节 股灾前后股市报道内容分析

一 内容分类

二 股市报道特点分析

第三节 媒体角色的定位

第四章 股灾前后股市报道的缺陷、原因、改进建议

第一节 股灾前后股市报道的缺陷

一 舆论导向功能失调

二 监督批评报道缺乏

三 风险预警不够

第二节 股市报道中媒介角色失衡的原因探析

一 外部原因

二 内部原因

第三节 新闻专业主义路径在股市报道中的探索

一 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和渊源

二 新闻专业主义给股市报道的启发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5年的6月到7月,一场狂暴的股灾席卷中国股市。股市交易与信息流通之间存在着极具张力的关系,掌握重要信息的多寡影响着资本的流动。中国股市以散户居多,以《中国证券报》为代表的媒体是股民获取市场信息并据此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渠道。股灾前后,其新闻报道究竟有没有起到促进信息流通、监督并揭露违规操作、在股评中提示风险的作用呢?答案不是肯定的,而这些不足,或许以某种直接或者间接地关系为股灾推波助澜。股票市场天然对于信息的流动具有强烈的需求。该论文将通过股灾前后《中国证券报》相关的报道的分析,来揭示其不足之处,并试图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后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最终达到臂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长远目的。该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研究,首先回顾了股市和股市报道的发展历程,明白来路是怎样才能更清楚今天将去向何方;然后,对股灾前后的大事进行了梳理,并同步分析了股灾前后的新闻报道内容,认为主要分为四种类别,消息传递型报道、舆论导向型报道、特别报道型、监督批评类报道、股市评论类型、股市行情报道、股民教育类报道。最后分析了股灾期间股市报道的缺陷、原因及改进意见,并引入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理论,对股灾期间股市报道媒体角色失位这一情况提出对策。该论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揭示2015年前后股灾前后《中国证券报》的报道不足之处。欲通过文献法的方式,研究报道文本与股市风云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该论文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于:完善股市报道,为股民提供更准备完善及时的信息;中国股市仅仅只有25年的历史,教育市场任重道远,股市报道应完善其教育市场的功能,引导投资者养成理性的投资理念,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