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氟苯尼考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形成机制和体内吸收研究
【6h】

氟苯尼考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形成机制和体内吸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氟苯尼考纳米晶体的制备与处方优化

1 仪器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氟苯尼考纳米晶体制剂学性质的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氟苯尼考纳米晶体的形成机制

1 粉末衍射图谱的指标化

2 晶胞参数的预测

3 晶习预测

4 讨论

第五章 氟苯尼考纳米晶体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氟苯尼考(florfenicol),又称为氟甲砜霉素,是由美国先灵-保雅(Schering-Plough)公司研究开发的一种兽用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肽酰基转移酶活性,从而产生广谱抑菌作用。氯霉素的不良反应是存在严重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反应,而氟苯尼考作为氯霉素的代替品有效避免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氟苯尼考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都明显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并且仍然对耐氯霉素、甲砜霉素的细菌敏感。研究表明氟苯尼考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可以减轻由内毒素导致的炎性反应。
  本实验采用沉淀-高压匀质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氟苯尼考纳米晶体,并对氟苯尼考纳米晶体制剂学性质、形成机制及体内吸收的性质进行研究,为氟苯尼考纳米晶体制剂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本实验对氟苯尼考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处方以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沉淀法、高压匀质法、湿球研磨法、沉淀?高压匀质结合法制备氟苯尼考纳米晶体,并对稳定剂的种类和用量、匀质压力和匀质次数等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优的制备处方和制备工艺。本实验制备的氟苯尼考纳米晶体的粒径为(96.9±6.0) nm,PDI为(0.190±0.031),电位为(-17.6±1.54) mv。
  本实验运用Materials Studio7.0分子模拟软件,从分子的角度模拟氟苯尼考纳米晶体的形成过程。从 X射线衍射图谱指标化的数据结果,预测最终氟苯尼考纳米晶体的可能理论晶习,进而从微观的理论晶习预测宏观的氟苯尼考纳米晶体形态。
  本课题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研究氟苯尼考纳米晶体的体内肠吸收性质,并结合颈动脉取血实验研究体内药动学过程,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揭示氟苯尼考纳米晶体的体内吸收过程。测定大鼠肠循环液和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红浓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经DiamonsilTM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体积比为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6 nm,建立大鼠肠循环液中氟苯尼考的标准曲线为y=41136×x+43726,R2=0.9999,线性范围为7.82~500μg﹒mL-1。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的大鼠肠循环液中酚红的标准曲线为y=0.014×x-0.0084,R2=0.9999,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1。血浆样品用乙酸乙酯进行提取,经DiamonsilTM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体积比为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6 nm,建立大鼠血浆中氟苯尼考的标准曲线为y=34076×x-2707.4,R2=0.9999线性范围为1.66~106μg﹒mL-1。氟苯尼考在大鼠血浆中的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纳米晶体在体肠循环吸收比较好,大鼠肠腔中药物减少量与大鼠血浆中药物的含量相关性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