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高校大学生成瘾类健康危险行为现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6h】

某高校大学生成瘾类健康危险行为现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工具及评分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

3.3 大学生网络成瘾、手机成瘾行为

3.4 大学生网络、手机成瘾行为与烟酒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大学生成瘾类健康危险行为现况

4.2 大学生成瘾类健康危险行为相关因素

4.3 大学生烟酒行为与手机、网络成瘾行为的相关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青少年成瘾类健康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烟酒行为、网络成瘾行为、手机成瘾行为的现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在不同亚群的分布差异,发现高发群体特征;分析大学生烟酒行为、网络成瘾行为、手机成瘾行为与人际关系困扰、焦虑、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探讨烟酒行为与网络、手机成瘾行为间的联系;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现场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人口学特征、烟酒行为情况、手机成瘾、网络成瘾情况、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困扰、焦虑水平等。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库双录入后并校验,用软件SPSS21.0统计分析并处理数据,检验的标准为α=0.05。
  结果:⑴在校大学生“尝试吸烟”、“目前吸烟”、“严重吸烟”的检出率分别为34.08%、6.40%、0.76%;“尝试饮酒”、“目前饮酒”、“重度饮酒”、“醉酒”行为的检出率分别为67.84%、12.49%、9.35%、12.36%。⑵在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倾向”总检出率为9.80%(153人),分别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成瘾”数总检出率为3.07%(48人),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机成瘾总检出率为19.73%(308人),分别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母亲关爱、父亲鼓励自主、父亲保护、父亲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等特征是在校大学生烟酒行为、手机及网络成瘾行为的保护因素(P<0.05),男性、焦虑状态、人际关系困扰、父母亲控制等特征是在校大学生烟酒行为、手机成瘾行为、网络成瘾行为的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①在校大学生的烟酒行为中,男性普遍高于女性,并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升高;在手机成瘾行为检出者中,女性更为突出,男性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行为。②在校大学生中的烟酒行为、手机及网络成瘾行为分别与人际关系困扰、焦虑、父母教养方式有统计学关联;其中作为男性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焦虑、父母控制的大学生在烟酒行为、网络成瘾行为的检出率高。女性、伴有焦虑、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是网络及手机成瘾行为的高危人群。③在校大学生中,存在烟酒行为与手机成瘾、网络成瘾的检出人群具有共同的保护因素:母亲关爱、父亲鼓励自主、父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其共同的危险因素有:焦虑、人际关系困、父母亲控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